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中企海外並購波折不斷 雙匯收購再延期45天

2013-07-30 10: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這次收購的推動力來自中國國內的需求。隨著中國收入水準提高,豬肉消費量迅速上漲。中國的生豬存欄量為4.76億頭,約為全球總量的一半,但這個數字依然無法滿足需求。”近日《經濟學人》在其報道《美國豬飛往中國》中,對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原因作出上述分析。

  不僅僅是豬,包括牛奶、糖、餅乾在內的眾多快消品的海外收購案已經或正在上演。雖然海外收購僅僅是市場行為,但由於被收購主體是行業翹楚,或是收購方具有國企背景,中國食品企業海外並購進展並不順利。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波折不斷,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近日再次宣佈,將審查該收購案的時間額外延長45天。

  儘管收購過程不順,但由於需求巨大、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頻出,中國食品行業海外並購的趨勢一定不會變。從長遠看,西方公司和經濟體也將成為收購的主要受益者。

  並購波折

  雙匯收購再延期45天

  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再生波折。史密斯菲爾德日前發佈公告,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將就雙匯收購的潛在交易展開為期45天的第二輪審查。

  2013年5月29日,雙匯國際宣佈與史密斯菲爾德達成收購協議,收購價格包括債務在內達71億美元,兩家公司于6月向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提交了收購案。

  然而,自交易披露以來,不斷遭遇各方挑戰。6月17日,史密斯菲爾德最大股東基金公司Starboard Value LP發佈公告,反對這次交易,要求將業務分拆為三部分,以獲得更多回報。近日,該股東又重申反對雙匯國際的收購,稱已經請來了兩家仲介機構研究分拆方案。

  在法律層面,7月初,美國密蘇裏州州長尼克松否決了州議會關於允許外國人購買農田的9號議案。由於史密斯菲爾德在密蘇裏州擁有部分農田,尼克松的舉動令外界擔心這起並購案或告吹。隨後,史密斯菲爾德聲明,“已與雙匯討論了這個話題,尼克松此舉不會給雙方的合作計劃造成影響”。

  美國民間也出現了反對聲。日前有外媒報道稱,17個民間團體聯名寫信給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要求其否決該收購案。這些團體包括密蘇裏農場危機處理中心、食品及飲水監視機構以及內布拉斯加州農民聯盟,他們擔心收購案會損害美國當地食品安全,造成經濟損失並威脅國家安全。儘管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Larry Pope在7月10日接受美國國會參議員質疑時稱,交易完成後不會進口中國的豬肉。

  “雙匯此次收購的主要目的在於:一方面,加強雙匯在國內外市場的地位,另一方面,引進史密斯菲爾德的産品進入國內市場,同時將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引進來,提升品牌價值。”和君諮詢合夥人閆強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合適的收購方案和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是成功並購的關鍵。

  經營風險

  不是簡單的“1+1=2”

  對於雙匯國際與史密斯菲爾德的交易,業界將其視為中國食品行業海外並購趨勢的開端。事實上,食品行業歷年來的海外並購案例不少:2012年,中糧集團2012年出價1.4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糖供應商徒利糖公司。而今年最大的收購案,則是2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及3G資本聯合宣佈,以233億美元收購亨氏。

  “企業之間強強聯手,自然會成為行業巨頭。”閆強認為,海外收購,不是簡單的“1+1=2”,或者“1+1>2”,而在於能否實現産品、品牌、管理、成本、渠道、技術等優勢互補,資源整合,能否産生良好的化學反應,否則龐大的資産、重疊的管理、臃腫的人事反而會降低企業運營效率,增加企業成本,得不償失。

  近幾年,由於受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全球跨國直接投資陷入低谷,年度投資規模由高峰時期的2萬億美元左右下降到1.5萬億美元上下,2012年雖略有復蘇,也只是回升到1.6萬億美元。在這樣的沉寂中,中國的對外投資成為跨國投資的一大亮色。而中國對外投資領域,也從原來的集中于資源領域向服務業、食品行業等拓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隨著一系列有毒食品醜聞之間衝突的激化,那些有意海外並購的企業還將加工産品作為一大目標,包括橄欖油、肉類以及奶酪和酸奶等奶製品企業。不過,他表示,隨著中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中國企業都在海外進行並購,現在來看還未從根本層面上改變國企受質疑的狀況。

  市場趨勢

  食品企業將不斷“出海”

  雖然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屢受質疑,但並購勢頭未減,特別是乳企海外收購動作頻頻。資料顯示,7月23日,光明乳業控股子公司——紐西蘭新萊特正式在紐西蘭證券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上市。此外,7月初,伊利集團宣佈與美國最大牛奶企業DFA達成戰略合作。而今年5月,蒙牛乳業以現金31.75億港元,成為現代牧業單一大股東。隨後,蒙牛收購雅士利也掀起了乳企之間的整合潮。

  清科研究中心認為,造成食品行業並購活躍的原因在於:首先,龍頭企業謀求收購國外高端品牌及上游産業鏈資源,以加強産業鏈控制及自身競爭力;其次,中國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加大,上市道路漫長,再加上部分投資者的退出要求,成就行業間並購活躍。此外,隨著政策監管、消費者品牌消費意識的不斷增強,食品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眾多中小食品飲料行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抬升,並購成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乳企收購整合的目的是想自控奶源。”乳製品行業人士分析,目前的現狀是,一方面奶源緊張,搶奶現象嚴重;另一方面奶價也居高不下。

  數據顯示,前幾年,我國奶源增長一直維持在15%左右,但2008年以來,增長率放緩,一直在2%左右徘徊:2010年為1.91%,2011年為1.67%,2012年為2.3%。

  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借助海外市場融資,解決了資金問題,變輸血為造血,這種模式值得推廣。

  閆強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食品行業兼併收購仍將活躍,最為活躍的領域會集中在酒製品、乳製品及休閒食品領域,中國食品企業將不斷“出海”。 (《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