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 正文

服飾行業利潤走低 購物中心“重吃不重穿”

2013-07-27 11:21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服裝利潤走低 消費環境生變

  大型商場“脫衣服”

  服飾行業一直是國內百貨零售行業的重頭戲,佔據了各大百貨公司的主體,其對於百貨零售業乃至購物中心的業績提升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隨著服飾行業和百貨零售的雙雙低迷,一些新興商業綜合體開始踐行“去服飾化”之路,減少對承租能力較強的服裝類品牌的招商比例,轉而加大餐飲、娛樂等人流聚集效應較強的品類佔比。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萬達集團將全面取消服飾業態。這在業界引起譁然一片。

  從各大百貨零售業爭搶的“香餑餑”,到如今的“被拋棄”,我國服裝行業的如此經歷有經濟及消費環境的變化等原因,也有服飾行業發展自身遭遇瓶頸之因。在業內人士看來,服裝行業突圍,需要産業轉型升級,從求量發展轉向重質,更需要企業具有差異化的思維和品質,打造出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

  現象

  購物中心“重吃不重穿”

  運動服飾行業的不景氣,已經開始慢慢地傳導至越來越多的服飾行業。隨著服飾行業增速下滑,對百貨零售業的業績帶動作用減弱,越來越多的新型商業綜合體和購物中心在招商規劃中,一種“去服飾化”趨勢正悄然上演,他們紛紛計劃減少服裝業態的招商比例,而是加大餐飲、娛樂等業態比重。

  有消息稱,商業綜合體領域的“老大”萬達集團日前表示將減少零售業態的佔比,明年開設的萬達廣場(不含萬達百貨)將全面取消服飾業態。萬達廣場或是首個明確表示全面“去服飾化”的商業綜合體。此舉在業內也引發了很高的關注度。

  這一消息已經被有關媒體記者從萬達集團內部人士處證實,消息源自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日前在該公司上半年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據透露,除了新開設的萬達廣場外,已開業的72個萬達廣場二樓業態在2015年前也將調整完畢。調整後的萬達廣場將減少以服裝為主導的零售業態的佔比,增加生活類業態佔比,比如美發、美甲、書吧、教育培訓等。

  萬達集團的做法反映了業內的一種動態和趨勢。事實上,近期有多家新開的或者老牌的購物中心也在對商場的業態結構進行調整。

  日前,作為花都第一商圈上的“新秀”,廣州來又來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又來”)正式對外營業便引來龐大的客流,也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與一般的將服飾作為招商重頭的購物中心不同,來又來將招商重心放在了“餐飲+娛樂”業態,其比例從最初的42%上升到了45%,並加大升級版的“超體驗”市場佈局,引進“匯星城”美式兒童社會主題公園,韓國、日本、巴西等各國的特色餐飲。這跟周邊的廣百、大潤發、蘇寧等老牌百貨商超形成差異化。

  來又來之所以如此規劃,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在廣州市來又來商貿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黃海峰看來,想穩固的佔有市場,大型MALL只有掌握四個策略,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轉”,體現差異化,才能有特色。“招商最難的不是招不到商家,而是定位不清晰。招商太急沒有規則,這是大忌。誰給的錢多,就讓誰進,會給購物中心帶來負面效應。喜歡中高端産品的消費者或會因此而直接流失。”

  無獨有偶,在番禺匯瓏新天地,以服裝為主體的百貨零售業態和餐飲、電影、遊樂城等生活休閒類業態已經對半分,而東方寶泰購物廣場也正加大餐飲業態的佔比,其比例已經提升至40%左右。

  這一新變化並非只在廣州。日前,戴德梁行的一項統計顯示,北京不少購物中心的租戶中,餐飲業的佔比已經升至18%,對租金貢獻最大的服裝業態下降至34%。

  “購物中心是吃出來的”,戴德梁行中國區商業顧問部主管甄仕奇認為,餐飲類業態對於購物中心來説,地位越來越重要。前幾年萬達廣場、大悅城這樣成熟的商業項目中,餐飲比例達到30%-35%還被稱為特色,現在的市場環境中,開業期餐飲業態比例達到35%已成為常態。尤其是地處城市新興區域的購物中心項目。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傑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很多綜合性的購物中心基本都在調減零售比例,增大非零售比例。以前百貨零售佔據6.5成,其他業態佔據3.5成的“黃金比例”的説法現在也漸漸遠去了。

[責任編輯: 孟雅詩]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