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這幾天,不斷有“新茶出鍋”的消息。可有細心的愛茶人發現:“去南京的茶城轉了轉,很難看到春茶的影子,怎麼回事啊?”
“現在採摘太少,一出鍋就被固定的大客戶預定了。”面對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不少茶商表示,受到近期氣溫“過山車”影響,和往年相比,南京地產的雨花、碧螺春等上市時間相對推遲。如果清明前氣候正常,預計十多天後,南京茶市將迎來旺季。
揚子晚報記者發現,雖然因為厲行節約,單位採購明顯減少,但因為總產量有限,春茶的身價並未降低。相反,隨著用工成本提高,春茶的價格還將小幅看漲。
業內人士透露,雨花茶預計月底全面上市後每斤2000元左右,其中人工採摘費就佔800元;但清明後價格可能就打對折了。
市場行情
3月底前全面上市 現有少量春茶試水市場
位于南京應天大街的江蘇正大茶城是南京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之一。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探訪時發現,這里顧客寥寥,不少老板坐在店鋪里自斟自飲。
“今年的春茶還沒有上市,月底再來吧。”一家茶葉店的老板吳女士說,絕大部分店鋪都還忙著處理去年滯銷囤積的陳茶。只見她打開冰櫃,整理著大包茶葉,“這些是去年清明前採摘的春茶,叫‘保鮮茶’”,“每斤原來上千元的售價已跌到四五百元。”
一圈轉下來,整個茶城只有兩家店鋪有新茶銷售,而且量很小。“目前春茶只有龍井,3月10日到的,中檔的每斤600元,高檔的1000元左右。”吳女士介紹說。
另一家店里則有新到的雨花茶,售價在每斤1600元左右。店主說,南京本地生長的雨花、碧螺春以及新引進的白茶,大規模上市要等到3月26日以後。
產地茶情
氣溫波動茶樹上霜 早產品種無奈“遲亮相”
入春以來,南京市茶葉協會秘書長李松一直在監測茶樹生長情況。近期氣溫大幅波動,一周度過“春夏秋冬”的情況讓他非常“鬧心”。“前面幾天很暖和,一直在20℃以上,茶樹已經長出青綠的嫩芽,可沒過兩天一下就變冷了,嫩芽都凍僵了,沒法採摘。”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電話聯係上李松時,他正在溧水一家茶場了解“茶情”。
李松介紹,茶場一些茶樹品種,例如“烏牛早”、“龍井43”等按原計劃早就該批量上市了;現在氣候反常,不得不推遲一周。
“我們已經採過一次了,這幾天又降溫,就不採了。”高淳一家茶場的老板說,因為量比較少,暫時只供給提前預定的大客戶,“我也要留點送給朋友,所以沒賣多少。”
新茶估價
明前雨花每斤或達2000元 清明後價格減半
往年單位用茶是南京地產春茶的主要銷路之一,由于今年提倡“厲行節約”,李松表示,單位採購確實已大幅減少,將對新產春茶銷量產生一定影響。但由于茶葉採摘、種植成本持續走高,單位採購減少並不會導致春茶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今年價格應該與往年基本持平,甚至小幅上漲。”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由于春茶尚未批量上市,所以茶商無法準確報價。“去年最貴的雨花賣到10000元一斤,最便宜的只有1000元。”業內預測,估計清明前雨花茶、碧螺春每斤2000元左右,清明後、雨水前1000元左右。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