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臺灣出租車個人申牌照 不交份子錢

2015-01-12 11:02 來源:南方都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出租車個人申牌照 不交份子錢

  在位于臺北市濱江街的臺灣大車隊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總經理李瓊淑經常接待前來“取經”的大陸出租車行業經營者。“他們很想知道臺灣為什麼把計程車管理得這麼好。”她說。

  據介紹,臺灣司機既可以加入車行拿出租車牌照,每月繳納幾百元到1000多元新臺幣(約合200元民幣);更重要的是,個人也可以申領出租車車牌,無需再繳納管理費。

  若加入車行每月繳費數百元

  出租車在臺灣被稱為“計程車”,因車體統一漆為黃色,又被昵稱為“小黃”。在一些出租車服務調查中,臺北都位居全球前列,特別是出租車普及率及司機對街道的熟悉度、親切度等名列前茅。據記者在臺北的乘坐體驗,“小黃”隨處可見,司機服務態度很好,從未發生拒載、繞路、“宰客”等情況。

  上世紀80年代,臺灣出租車必須“靠行”,司機每月不僅要交給車行2000元(新臺幣,下同)的管理費,而且要交10萬元的牌照使用費。牌照壟斷和短缺帶來諸多矛盾。1986年臺灣當局交通主管部門開放“個人車行”,1998年全面放開出租車牌照申領,申請個人牌照不再受數量限制。

  “我就是首批申請個人牌照的。”出租車司機范光富告訴記者,臺灣的出租車經營方式分為車行、運輸合作社和個人車行三種。想入行者,只要擁有職業駕照,沒有故意殺人、搶劫、綁架等犯罪記錄,通過路況熟悉程度等測驗,取得合格成績單後即可拿到執業登記證。

  新入行司機一般通過車行或出租車合作社拿到牌照,繳納每月幾百元到1000多元不等的管理費。連續幾年在出租車行業執業,沒有違規違法行為,就可以申請個人牌照,成為“個人車行”,無需再繳納管理費。

  1998年後只開放個人牌照

  1998年,臺灣地區出租車數量達到約11萬輛的歷史最高峰,供過于求,交通主管部門于是調整政策,連續多年停發車行和合作社車牌,只開放“優良駕駛人”申請個人牌照。申請個人牌照的司機退休或退出後,車牌必須交回,不能私下交易。隨著新政的推行,島內車牌數平均每年減少2000多張。

  據該部門最新公布的出租車營運狀況調查報告,到2013年12月底,臺灣地區共有出租車8 .7萬多輛。各縣市中以臺北市逾3萬輛最多,新北市2萬多輛次之,二者合計佔六成。

  出租車公司收入不靠“份子錢”

  在出租車行業市場化的背景下,主管部門樂見一些派遣公司良性發展。成立于2005年的臺灣大車隊,是目前臺灣最大的計程車衛星定位派遣公司,服務范圍遍及全臺各地,每日服務約35萬名乘客,每日進線叫車電話超過10萬通,管理車輛數累計超過1.5萬臺,市場佔有率高達16%。

  總經理李瓊淑表示,雖然公司的重要任務是為司機接單派活,也早在幾年前就啟動電話叫車和網絡A PP叫車服務,但和大陸的“滴滴”“快的”不一樣的是,公司並非簡單的派遣平臺,而是更注重車隊管理,會對司機進行審查篩選,統一培訓、統一安裝頂燈、統一安裝衛星定位派遣機、統一著裝等;同時,關注司機和乘客兩方面需求,兩者發生問題時,公司會第一時間處理。此外,司機可以隨時選擇加入或退出公司。

  她說,公司向司機收取一定費用,包括基本月租費和承接每筆生意的相關費用。但這只佔公司收入的三成左右,其他收入來自車身廣告、客服中心、車輛維修等衍生產業。經過10年運營,臺灣大車隊在民眾中贏得很好口碑,也促進了臺灣出租車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

  “和大陸有關公司把持牌照,司機不得不每月繳交大量‘份子錢’不同,臺灣開放牌照打破壟斷,同時實行總量控制,是‘小黃’健康發展的關鍵。”熟悉兩岸出租車業態的李瓊淑說。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