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武漢72臺新能源車“嘗鮮”免稅455萬元

2014-11-12 14:01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東方IC供圖

  本報訊(記者丁雯 通訊員鎮光榮)新能源免徵車購稅新政2個多月,我市已有72臺車搶先“嘗鮮”。記者昨日從市國稅局車購稅分局獲悉,我市已免徵新能源車的車購稅454.73萬元。

  根據規定,今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市國稅局車購稅分局介紹,截至目前,我市共辦理新能源免稅車輛72臺。其中,客車50臺,乘用車22臺,涉及東宇、啟辰、江淮、風神、傳祺5個品牌。72臺車機動車發票價格5320.45萬元,共免徵車購稅454.73萬元。

  車購稅分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市購置新能源車主要有三大用途,一是用于汽車租賃,車輛租賃公司買車後,租給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使用。另一用途則是單位購置的公務用車。“還有的則是買來當通勤車,主要是新能源大客車,線路較固定,接送企事業單位職工上下班。”

  據了解,買新能源車的主要為單位,還沒有市民個人申報新能源汽車免稅。

  眼下,市場主推的油電混合型車多使用電力作為主動力,一旦電力耗盡,會迅速轉換成為汽油動力,繼續保障汽車行駛。據介紹,通過充電站快充,約需要半個小時;採用家用充電樁,則要花5-8個小時充滿。隨著技術改進,目前充電速度正在加快,但是和汽油車幾分鐘就能加滿油箱相比,仍需提速。

  充電樁配套不足成為制約。目前武漢有三座充電站,集中在武漢開發區和東湖高新區,同時還有100多個充電樁。與旺盛的出行需求相比,尚未形成全覆蓋。短期內,公共用車將是新能源車主力市場。隨著充電網絡完善和技術進步,個人需求將會在未來幾年集中出現。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