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評論:擁堵的“無車日”衡量出了什麼

2014-09-23 09:1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無車日”擁堵,不僅是道路文明程度的集中反映,也是公共服務水準的集中反映。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這一天,車水馬龍仍是全國許多城市街道的主要景象。在北京,晚高峰的二環路延續了平日擁堵的節奏;在銀川,實施的“無車日主幹道禁行”響應者寥寥,不少私家車行駛在禁行路段上……擁堵的“無車日”如同一把尺子,衡量出了我們從道路文明到公共交通方面的若干不足。

  首先是衡量出了我們尚未形成道路文明的社會共識。“無車日”活動,旨在通過動員全社會的用車者關注城市道路情況,培養用車的公共意識。這一活動甫一啟動,就引發了許多用車者的響應。但是,“無車日”一年只有一天,即使這一天人們普遍響應倡議,對於不遵守交通規則者改變積習、培養用車公共意識的作用也極其有限。活動的倡導性而非強制性特點,又進一步削弱了對全社會的動員力。此外,“無車日”活動採取的是自上而下推廣的傳統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社會各界的參與度,導致響應活動主要靠媒體發動和個人自覺,而無法得到更廣泛的組織。

  不過,即使“無車日”能夠得到更廣泛的組織發動,是否就能改變“無車日”擁堵的情況?恐怕也很難做出肯定回答。“無車日”臨近十一黃金周,人們的用車需求本就會自然上升。如果當天又逢週一或週末,用車需求還會激增。僅僅靠倡導不開車進行約束,而忽略人們正常的出行需求,顯然也不可取。今年的無車日,就是因為正逢週一,而産生了階段性擁堵。

  城市交通的間歇性梗阻,往往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公共交通供給不足,城市規則建設預留改善公共交通的空間不夠,私家車用車缺乏價格杠桿調節,沒有形成道路文明的社會共識,季節性因素等,都可能讓城市交通陷入擁堵。“無車日”觸及的只是培養良好的用車習慣和行車文明,但卻無法觸及其他“病灶”。即使私家車主願意響應“無車日”號召,也必須付出過大的時間成本來交換,那麼在理性上很可能選擇不響應。

  就此而言,擁堵的“無車日”實則還量出了優化公共交通硬體和思維上的差距。比如,公車是否應該響應“無車日”?私家車進城能否設立有效的價格杠桿機制?公交優先能否在公共交通的各個方面都體現出來?公交供給能力的提高能否與城市規劃相結合,減少人為製造的擁堵現象?

  可以説,“無車日”擁堵,不僅是道路文明程度的集中反映,也是公共服務水準的集中反映。只有二者都與時俱進,“無車日”才能發揮其應有意義。(徐立凡)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