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評論:除了純電動 新能源車還有很多道路可以走

2014-06-17 14:1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環境壓力不斷增大、石油資源的日益短缺,發展新能源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方向。但是,我國發展新能源車一味追求“彎道超車”,一些主管官員和國內電動車專家,一味主張在純電動車領域“一條道走到黑”。不知道新能源車的體系內涵與外延,不了解這新能源車發展需要遵循事物客觀發展的規律,奢談汽車新能源研發,排斥純電動車之外的新能源選擇,實在不可取。

  事實上,純電動車並非新鮮産物,早在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發明以前大約半個世紀的1834年,美國人托馬斯·達倫伯特就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純電動車。然而,由於技術進展緩慢,電動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直到20世紀後半葉,石油短缺和環保呼聲日高,國外大企業紛紛投入鉅資進行電動車開發。90年代,曾經有過一輪全球性的電動車熱,豐田的RAV4、通用的EV1等的電動車在美國加州做得可圈可點,並且在中國汕頭南澳島“國家電動車實驗示範區”做過三年的示範運作。然而,電動車終因價格昂貴、充電時間長、續航歷程短而在2003年退潮。

  電動車誕生超過180年的時間,甚至遠比汽車更加久遠,但是卻始終未能普及,最大的瓶頸是電池的儲能密度太低。儘管從最早的鉛酸電池,後來的鎳氫電池,到今天的鋰電池,儲能比伴隨材料成本一起攀升,仍然和石化燃料相差甚遠。

  國內外眾多企業經過無數曲折和挫折,曾經製作出一張關於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規劃藍圖,純電動車只是眾多線路當中之一。

  在研發新能源車的道路上,各國汽車業經過無數曲折和彎路,在2010年前後,終於就動力能源技術的“路線圖”形成共識,由近及遠的排列分別是:一,傳統汽車的高效動力總成和生物柴油、乙醇等生化燃料;二,混合動力;三,純電動車(只適合作短途);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電動車;五,氫燃料電池車。由於氫能源蘊藏豐富、排放為零,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方案。

  在這幅新能源藍圖當中,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相比純電動車,發展混合動力技術是距離目前最近,也是最靠譜的新能源解決方案。從全球範圍來看,普通混合動力汽車在全球銷售超過700萬輛,而純電動年銷售只有幾萬輛,保有量足以説明一切。

  另外,普通混合動力技術同樣也是發展純電動車技術的基石。節能與新能源的發展,目的是節能減排,從技術的角度看,離不開電池技術和能量回收技術。這恰好是普通混合動力汽車的核心技術。只有通過大量混合動力汽車的運作,積累電池技術和能量回收技術,驗證核心關鍵零部件的可靠性,才會為純電動車的發展提供寶貴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積累。因此,普通混合動力是發展純電動的必由之路。

  其次,基礎設施匱乏制約純電動汽車發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充電設施的建設。充電時間過長,也是制約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核心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純電動車不可能發展起來,但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沒有這些瓶頸。因此,不論從尊重科學發展規律的角度,還是從尊重市場發展規律的角度,普通混合動力是我國現階段發展的科學選擇和現實途徑,值得優先推廣。

  在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是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最具代表性的車型則是豐田普銳斯。豐田心無旁騖地研發混合動力車十多年,普銳斯如今已經做到第三代,節油效果可以達到50%以上。到2012年,豐田混合動力普銳斯百公里油耗下降到4.7升。在日本、美國等市場,普銳斯早已充斥大街小巷,甚至成為日本銷量最大的單一車型。

  事實上,目前市場上能買得到的混合動力車型已經多達數十款,從十幾萬的自主品牌到上百萬的豪車都有,並且已經被消費者所認可。而豐田在這方面同樣突出,源自普銳斯的混合動力技術已經被推廣到豐田旗下各個車型,甚至高端品牌雷克薩斯上也有廣泛的産品佈局。無論是從技術還是消費者認知度來説,混合動力都已經具備成熟的産業化的條件,市場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狀態。

  目前,除了以豐田、本田為代表的日本企業外,國際上越來越多的車企也越發地重視混合動力技術的開發,大眾汽車集團在即將投入量産的柴油混合動力車XL1就是其中之一。國內多家汽車企業也在積極進行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積累,上汽、一汽、北汽、比亞迪等車企都在謀劃推出混合動力汽車。

  發展新能源車是關乎我國國計民生的重要舉措,僅僅著眼在純電動車上絕非長遠之計,根據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國家以正確的方式引導才能讓我國在新能源領域實現真正的“彎道超車”。(胡挹工)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