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網站援引泰國《世界日報》的報道,泰國工業院日前在詩麗吉會展中心舉辦主題為“泰國工業發揮驅動作用,邁入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研討會。參與研討會的多家民間企業均反映,政府為民間企業提供深度資訊,在做好準備加入東盟經濟共同體方面還存在極大的不足,導致一些民間企業投資出現失誤,例如進入老撾投資發展紡織行業,但結果不得不要將在老撾的投資抽離轉向柬埔寨,原因是老撾的勞工不足。因此呼吁政府加強提供更加可靠和深入的資訊,為民間企業赴鄰國投資提供正確導向參考。
泰國工業院副院長汪洛表示,相信現時外國更多地關注泰國政局以及何時恢復正常,但民間企業無法得知政局的結果。如果再出現政變,後遺症將很快就會顯現,包括與外國進行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將被中斷,尤其是泰國與歐盟的雙邊談判。而民間企業可能要積極尋求辦法和出路前往鄰國投資,尤其是柬、老、緬、越四國。
工業院長帕榮薩透露,泰國工業在2014年將保持增長勢頭,例如汽車制造業,今年國內汽車銷售在政府首車計劃結束後出現減少。他預計,今年國內汽車總產量約為255萬輛,汽車主要出口市場包括東盟、澳洲、紐西蘭、中東以及南美洲等,其中小型火車訂單大量涌來,有些訂單從2012年初就已接到,至今還未能及時交付,因為要首先完成受政府首車計劃刺激的認購訂單。
他指出,預測2014年的汽車總產量將突破255萬輛,但是否能達到260萬-270萬輛的水平還要跟蹤相關因素的變化。
泰國工業院預期政局將恢復正常、能源價格不會處于過度高漲水平、農業產品價格不會過分低迷,包括大米和橡膠,將給泰國的汽車生產帶來支持作用。
對于泰國食品出口形勢,預期會取得優于國家經濟增長率水平5%的增長表現,因為今年泰國養殖蝦遭受蝦急死症(EMS)的衝擊產量大幅減少,估計會在2014年出現好轉,加上全球經濟復蘇,東盟和中東對泰國食品的需求增加,將有利泰國食品增加出口,並取得5%-7%的增長表現。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