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汽車  > 正文

北京昨晚遭遇嚴重擁堵 部分路段接近極值

2013-10-13 10:27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不限行上班日全城路網飄紅

  昨晚擁堵超過9月“最堵日”

  都説最堵9月,10月上班後的第一個週末,市民就見識了“更堵”。昨日晚高峰,全路網交通指數峰值達到9.5,嚴重擁堵,車輛平均時速不到16公里,超過“最堵9月”的最堵日。

  因為國慶假期調休安排,昨天是工作日。由於週六不限行,昨天從早高峰開始,大車流就威力初顯。早上8時許,交通指數達到8,嚴重擁堵,前一天同時段,交通指數僅為5.7,輕度擁堵。

  晚高峰,擁堵來得更猛烈。傍晚時分,打開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的路況圖,滿屏飄紅。網友也通過微信抱怨,走哪兒哪兒堵。

  擁堵從下午就已開始。16時21分,市交通委的官方微博發佈,“這個點兒,路面已開始擁堵。”

  17時許,東部地區聯絡線路況率先告急。建外大街東西雙向、建國路出京方向車多,通惠河北路的二三環進京方向和三四環出京方向車輛行駛緩慢,機場高速北皋至五元橋進京方向車多行駛緩慢。

  各條環路上車輛首尾相接,要不是通過電子眼全盤觀察,已經很難分清擁堵的頭與尾分別在哪兒:東三環勁松橋至分鐘寺橋南北雙向、雙井橋至國貿橋南向北、國貿橋至三元橋南北雙向車多,南三環也受到牽連,車輛排隊到了木樨園橋區;東四環北段的四惠橋至東風北橋的南北雙向車輛行駛緩慢,北向南方向的車流幾乎堵到了北四環,南段十八里店南橋至窯洼湖橋的南向北方向車輛也行駛不暢;西二環北段北向南、南段南向北行駛緩慢;西三環紫竹橋至六里橋的南北雙向持續車多,南向北方向的車流從紫竹橋一直堵過玉泉營橋區。

  “別等我回家吃飯了。”一些被堵在路上的市民開始通知家人。李女士開車從廣安門外到燈市西口,一個多小時只挪了不到一半路程。19時,已經下班1個小時的趙女士還在公司裏饑腸轆轆地苦等老公來接,此時,她的老公在通惠河北路上紋絲不動40分鐘,乾脆熄火等待。

  18時8分,市交通委官方微博再次發佈路況,提示市民全城擁堵。“現在交通指數進一步攀升至9.2,平均速度只有17.3公里/小時,全路網嚴重擁堵。目前除石景山區是中度擁堵外,本市城區其他各區域均全線飄紅,路面處於嚴重擁堵狀態。”

  18時20分左右,全路網交通指數達到9.5,其中二環路以內道路、東城、西城交通指數都達到了9.9,這已接近北京擁堵極值,擁堵程度甚至超過了“最堵9月”的“最堵日”。9月17日是此前交通部門預計的“最堵日”,中秋節前、尾號4、9限行、小雨等多種原因疊加,晚高峰的擁堵指數最高也只攀升到9.2。

  雖然交通部門提示市民乘坐軌道交通出行,但昨晚軌道交通也面臨巨大壓力。18時許,市交通委官方微博提示:軌道交通國貿站(10號線換1號線)、雍和宮站(2號線換5號線)、惠新西街南口站(10號線換5號線勁松方向)、宣武門站(2號線換4號線)、西二旗站換乘通道內乘客較多。

  好在交通指數登頂後迅速回落,20時許,全路網已恢復到基本暢通狀態。

  市民吐槽:全是調休添的堵

  昨天沒有雨雪天氣,又不是逢年過節前的交通高峰,晚高峰擁堵指數之高,非常少見。不少市民認為,擁堵主因就是工作日不限行,“都是調休添的堵。”

  市民紛紛吐槽:“為了7天假期,得打亂N個7天生活。主管部門如果能提前想到這些問題,出些解決對策,是不是就能避免這樣的擁堵?”、“以後最好別亂調休,週末成了工作日,不僅日子過亂了,而且還得被堵在路上。”、“要麼不調休,要麼就限行。”……

  據記者了解,此前,假期調休,週末變成工作日,本市一直都執行週末不限行的措施,雖然壓力較大,但都未達到昨天的擁堵程度。這一方面與本市機動車目前已經增長到近540萬輛的超高保有量有關,另一方面,春節等假期前後調休出的週末工作日,由於有單位尚未正常上班,所以路況尚可,但國慶假期後的週末工作日,幾乎所有單位都已正常工作。有市民表示:工作日不限行必然擁堵,主管部門應該考慮得更細緻、更週全,出臺一些措施,比如錯峰上下班,學校不上課等,減少路面車流量。

[責任編輯: 孟雅詩]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