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以資訊化建設構建農業扶貧長效機制

2015-12-16 09:05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釋放出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信號。

  扶貧、脫貧工作是系統性、長期戰略性的工作,因此,扶貧工作應該建立起長效性機制。目前剩餘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農村,發展農業經濟是我國農村脫貧的重要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要構建農業扶貧的長效機制,這既符合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精神,也符合農村脫貧攻堅的歷史實踐。

  長效機制之一:推進農村資産市場化進程

  當前,我國正在開展土地確權工作,要在2018年之前,全部完成農用地的確權頒證工作。土地確權的工作為增加農民資産性收入創造了條件,但這只是農村資産市場化的一部分,當前農村建設用地仍然面臨市場化的困境。如果對宅基地、集體用地等土地資源實施市場化,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管理機制,能進一步地推動增加農民“資産性收入”,也是保障農村剩餘勞動力沒有後顧之憂地進入城市、融入城市的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全國農村土地資産的數據化、數據資産的雲服務化,則是關鍵。要充分利用本次土地確權的機會,建立全國性的,包含土地屬性、三權(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資訊、附屬設施的農村土地數據庫。利用流轉的市場機制,讓土地資産保值、升值。

  在推進農村資産市場化的進程中要加強農村市場的規範化、法制化建設。中國農村基層市場機制並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村相關資産和資源的流通。因此必須通過改革和創新的辦法,推動農村市場規範化、法制化建設,實現農村資産的有效配置和資源的高效流動。

  長效機制之二:農産品的品牌化

  實現農産品的商品化、品牌化,是提高農産品價格和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扶貧工作的重要路徑。當前,隨著人們健康、環保意識的提升,對綠色、無公害産品的需求越來越大,農産品品質化、品牌化的市場基礎已經存在。筆者在西北、西南、華北等地貧困地區考察發現,這些地區雖然工業落後、交通不便,但是擁有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具備把當地優質經濟作物品牌化的條件。

  要實現品牌化,就必鬚髮展精準農業,通過對種子、土壤分析數據、田間管理,到流通、餐桌整個過程的追溯和數據化,這些數據的積累和可持續的追溯跟蹤,則是建立消費者信賴和消費資訊的基礎,更是農産品品牌化的技術基礎。把扶貧、資訊化、品牌化、農業電商工作結合在一起,打造“一縣一品牌”,不僅提升了貧困農民的收入,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了更豐富的消費産品。還可以促進旅遊、食品加工等更多經濟活動的發展。因此,增強農産品數據採集和産品溯源管理的投入,是推動品牌化的關鍵措施,也是推動農業活動附加值提升的重要基礎。

  長效機制之三:釋放農業大數據價值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從種子到耕種方式乃至農産品的交易流通,都有了巨大變化,以智慧手機為核心的移動互聯技術在農村的快速普及,也為現代農業服務創造了條件。

  今天的現代農業,已經不是機械化、自動化的基礎概念,而是農業生産數據採集、大數據挖掘管理與農作物精細管理的現代農業模式。這一模式依託農地大數據、物聯網感測器網路形成的農業生産數據的採集整合,通過雲服務的模式,將種子、農資、農技服務資源、金融信貸服務整合在一起的數據生産與交易管理體系,土地經營者可以通過雲服務和金融信貸服務,獲取種子、化肥等生産資源,並通過專家的線上農技服務和農作物監控指導,實現新模式的農業生産。通過農業大數據平臺和數據價值的釋放,指導和幫助貧困農民實現現代農業生産,降低了貧困農民從事現代農業的門檻,並提高農産品的産量和品質,推動農業活動附加值的增加,進而實現長效扶貧。

  長效機制之四:圍繞農業構建二三産業服務圈

  我國圍繞農業的二三産業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在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僅佔0.9%,但是圍繞農民、農業形成的第二、第三産業的就業人口,達到了16.7%。許多的品牌連鎖化的工廠,緊密地圍繞在規模化農田邊上,這邊收割,那邊就立刻進廠加工,迅速地變成了各類深加工的農産品,通過貨運通道流通到各大消費市場,農産品從生産,到變成商品,到進入流通體系,是“一體化”的過程。

  我國的農業,與第二、第三産業的緊密程度相對分散,農民與農産品加工商之間的關係是鬆散的,地位也不平等,時常有各種農産品賣難問題出現。缺乏市場引導農業生産活動,給農民的增收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這幾年國家由上而下在推動農業電商的發展,但是農業電商如果僅停留在叫賣、交易的低層次上,那麼仍然不能形成長效的農業發展機制。當前,正在興起的農業大數據服務,則是增強圍繞農業的三産融合的重要契機,通過農業生産活動而生成的農業數據,能夠快速地推動資訊流動和服務,實現産業鏈、服務鏈的繁盛,增強三産融合。只有圍繞農業産業的相關製造業和服務業(流通與銷售)的緊密耦合得以實現,我們的農民才能擺脫種什麼、怎麼種、如何賣的問題,才會形成穩定的市場供給模式,形成長久的增收與脫貧。 (作者係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