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太原12月2日電 (任麗娜)世界雜糧在中國,中國雜糧在山西。2015年,享譽中外的“雜糧王國”山西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雜糧價格也應聲而降。
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2日對外發佈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10月下旬,寧武縣莜麥收購價格與上年同期相較,降幅達11.8%;澤州縣復播大豆的收購價格同比下降1元人民幣,降幅達25%;武鄉縣穀子收購價格同比降幅達20%。
山西現存有兩萬多份國內最大數量的雜糧種質資源樣本,豐富的雜糧品種資源,成就了山西舉世聞名的“雜糧王國”之美譽。山西雜糧品種有豆、麥、粟、薯、黍5大類120多個品種,大都産在山高水青、氣候宜人、土壤和空氣沒有污染的地區,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綠色健康等特點,是中國重要的雜糧基地。
近幾年,隨著居民收入與消費水準的提高,市場上“五穀雜糧”的需求呈現增長態勢,市場價格不斷走高,山西雜糧的種植迎來一輪産業化高潮,小雜糧種植面積有所擴大。
如今,山西省小雜糧常年種植面積達2000萬畝,約佔全國的10%,佔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34%,佔全省糧食總産量的25%。其中,穀子、蕎麥和燕麥的面積、産量均居全國前列。每年大約有3萬噸的小雜糧産品出口到日本、歐洲等地。
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相關專家表示,在今年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的連鎖反應下,伴隨著小麥、玉米、稻穀三大主糧價格下跌的步伐,山西雜糧市場價格應聲而降。
資料顯示,在國際市場,中國小雜糧目前以每年遞增10%—15%的速度出口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而從國內市場看,雜糧的藥膳兼用功能也迎合了民眾的保健消費理念,需求每年遞增。(完)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