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梅臺農業合作前景廣:博士團智力助陣 臺商夫婦回鄉種田

2015-02-03 03: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2日梅州消息 臺灣500萬客家人中,有200萬人祖籍梅州,在臺灣的涉農專家中近8成是客家人。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梅州在發展兩地農業交流合作的先天“人緣”優勢。再加上兩地光、溫、水、氣、土壤等農業發展先決條件相似,不斷加深的梅臺兩地農業合作已經涉及到良地、良種、良法、良品、加工、市場等全部産業鏈條。誠如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曾海新所言,梅臺農業合作優勢互補、潛力巨大、前景可期。

  博士團隊為梅臺農業合作插上智力翅膀

  由兩岸博士隊伍同時啟動的梅臺精緻高效農業示範園1日揭幕,作為梅州梅江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的重點建設項目,凝聚了包括臺灣大學歐諭達在內很多博士的心血,這是兩岸三地農業博士團的首個合作項目,也為以臺創園為載體的農業合作模式提供了範例。

  兩岸三地農業博士團由廣東省博士團和臺灣農業專家博士工作團及香港農業專家博士團隊共57名涉農博士組成,涵蓋土地改良、良種良法、市場行銷、農産品精深加工、食品品質與安全等多領域,作為梅州臺創園的智囊團隊,為梅臺農業及兩岸三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搭建了一條通道。團長劉玉濤介紹,博士團以與梅州臺創園合作為範本,服務範圍將逐步擴展到華南乃至整個大陸地區,把與梅州臺創園合作模式與經驗推廣到29個國家級臺創園。

  國臺辦經濟局高偉處長在梅臺農業合作博士工作站掛牌儀式上希望,落戶梅州的農業博士團為兩岸開展科技、經濟合作和引進、示範、推廣臺灣農業新産品、新技術發揮橋梁作用。

  臺商夫婦回鄉種青棗 帶領鄉親走向富裕

  豐順縣埔寨鎮埔南村,工人正在挑選裝箱剛從樹上摘下的臺灣青棗,這是埔寨臺灣青棗示範園最近每天都重復的一項工作。自1999年,由臺商黃全峰與妻子張細清(梅州豐順縣人)引進臺灣青棗回到家鄉搞種植,現在面積已到達200畝,同時也帶動了周圍不少農戶種植。

  黃全峰從臺灣引進優良品種及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為臺灣青棗示範園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妻子張細清很少回臺灣,主要負責園區的管理。雖然開始經歷了幾段波折,但是張細清從來沒有放棄在家鄉搞種植。從鳳梨、釋迦、楊桃、葡萄的失敗到現如今的青棗取得成功,經過十幾年的辛勤耕耘,證明了黃全峰夫婦當初選擇的正確。

  在他們的示範帶動下,當地青棗種植面積發展迅速。為了更好地為産品打開銷路,張細清和種植青棗的村民聯合成立了豐順縣五昌種養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示範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種苗和先進的種植技術,建立産品品質安全的溯源管理制度,保證上市銷售的産品品質。現在,合作社年總産量480噸,銷售收入587萬元,社員每人平均收入近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不僅有很多臺商到梅州投資農業,梅州當地的不少農副産品也備受臺灣民眾青睞,像藍天科技食用菌生産基地的食用菌早就到了臺灣民眾的飯桌上。正是像這樣一個個合作融匯成梅臺農業合作的全部。據了解,現在梅州梅江臺灣農民創業園已逐步形成一個核心區、七個輻射區的“七星伴月”發展格局,先後引進臺灣果樹、蔬菜、觀賞花木作物等新品種20多個,推廣面積2.2萬多畝;引進臺灣先進栽培新技術20多項,推廣面積5萬多畝;引進臺商註冊農業企業26家,産值達1億美元,輻射帶動了周邊3萬多戶農民增收致富。(台灣網記者 王偉)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