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紅土高原承雨露 紅色農業映紅河

2014-06-17 15:3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6月17日電(李莉 馬文華 韓攀)在中國的大西南,有一片數世紀來旅人經久傳誦的紅色土地。它有著令人窒息的美麗,因紅河流經全境而得名。這就是雲南省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

  紅河州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水,有著名的錫都個舊,有滇南重鎮蒙自,有聞名遐邇的錫文化、陶瓷文化和梯田文化。而紅河州熱帶、亞熱帶的立體氣候特點,使其成為我國生物資源最為豐富和物種分化最明顯的地區之一,堪稱“天然動植物園”,具有發展生物特色産業的基礎和條件。在紅河州還存在各式各樣貼近自然的,傳統的生活方式,而今,這些生産生活方式在綠色現代農業的指引下,發展成為備受矚目的農業産業項目。

  近年來,紅河州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産業結構,提出了“一個中心、五個示範”的戰略目標,構建紅河州多元的高原特色産業體系,推動優勢産業快速發展,形成了代表紅河州煙草産業、釀酒産業、水果産業、蔬菜産業、特色優質稻産業、觀賞苗木産業、制糖産業、生物醫藥産業、畜牧産業的紅煙、紅酒、紅果、紅菜、紅米、紅木、紅糖、紅藥、紅畜等九大“紅係”優質農産品産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新格局。

  紅米:千年梯田生態紅米

紅土高原承雨露 紅色農業映紅河

紅土高原承雨露 紅色農業映紅河

  哈尼梯田紅米生長期為180-210天,一年只産一季,畝産量不足常規稻米的一半。傳統梯田紅米品種極不耐肥,抗病性強,施化肥農藥後反而會害稻瘟病等病害,導致顆粒無收。因此,梯田紅米顆顆粒粒都顯得彌足珍貴。

  千百年來,當地人和外來移民始終保持著古老而又簡單的傳統耕作方式,引高山泉水灌溉,把農家肥、高山綠肥衝灌到層層梯田中,人工耕耘除草,三犁三耙。歷經1300多個春秋的梯田紅米,至今仍保留野稻基因,其基因比現代雜交水稻的基因多了近3倍,且不退化,成為世界水稻史上不朽的傳奇故事。

  現代紅米生産過程採用集體協作的方式——稻田成了蟲、魚、蝌蚪的樂園,而白鷺正好以此哺育幼鳥。當禾田裏的水位下降,竹閥門阻止了鯉魚的潛逃,這一神奇的生態養殖方式,同時同地豐獲了兩大農産——魚與米。如此充滿智慧的生態養殖,即便今時今日也在為中國農副産品的自給自足奠定著基礎。

  在哈尼梯田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産的帶動下,源自世界文化遺産地紅河州的綠色、生態、養生特色優質紅米産品聲名鵲起,“梯田穀雨”、“大紅屯”等著名品牌應運而生,並頻頻亮相國際國內各種交易博覽會,屢獲大獎。2012年12月,多項指標達優質米一級國標的秈型優質軟米“佛稻1號”,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優質稻米金獎;2013年10月,在第九屆中國昆明泛亞國際農業博覽會上,“大紅屯”梯田紅米榮獲金獎,“梯田穀雨”香紅軟米和 “紅穗”雲恢290大米雙雙榮 獲銀獎;2014年3月,元陽梯田紅米、臥龍谷香軟米,雙雙被雲南省農業廳授予“雲南六大名米”稱號,梯田紅米芳名獨秀。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