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 正文

國家財政將大力支援農業“休養生息”促可持續發展

2014-04-29 09:0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財政支農工作也迎來改革契機。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28日在此間透露,今後三年,將從五方面重點推動財政支農改革創新,包括加大財政資金對耕地、河湖“休養生息”的支援,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為期兩天的全國農業財政工作會議28日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胡靜林在此次會上強調用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財政支農改革創新。

  他表示,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涵蓋農業生産、生態建設、經營體系、裝備技術、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等多方面,既要求滿足糧食安全需要,保證農業産出的數量和品質,又要求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不超越資源環境的承載力;既強調保持農業生産競爭力,又強調充分發揮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活力;既是對農業生産本身的要求,也是對農業支援保護體系的要求。

  胡靜林指出,今後三年要重點推進五個方面的改革創新。一是創新政策手段,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支援開展耕地修復保護試點,支援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有序推進耕地、河湖“休養生息”。繼續支援增強國內糧食和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支援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二是創新支援方式,促進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落實完善項目對接政策,將符合條件的支農項目,交給農民合作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或運作管理。創新扶持機制,適當擴大財政支援農民合作社發展創新、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兩項試點實施範圍。

  三是遵循系統觀念,創新農林生態保護建設機制。創新財政支援政策,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等農林生態保護建設,促進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四是改革創新扶貧機制,完善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緊緊圍繞改善貧困人口生産生活條件,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這兩大目標,推動政策與對象對接、需求與資金對接,促進扶貧開發與區域發展相結合、財政扶貧與社會扶貧相結合,切實提高扶貧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五是改革創新管理機制,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構建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長效機制。探索PPP模式、政府購買服務等在農業農村領域的運用。完善推進支農項目管理模式。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