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 正文

銀行違規攬儲不惜血本 存款返現潛規則變“錢規則”

2014-02-25 09:09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如果是我們銀行保定市內的客戶,存款1萬元可以返現金50元,這是銀行給客戶經理的獎勵,一般來説如果您存10萬元以上大額存款的話,客戶經理就會把這部分錢給您。如果是郊區縣的網點,返點可能會更高些”,保定銀行一位客戶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春節期間,家住邯鄲的王女士拿到了邯鄲銀行派發的800元“紅利”。在存款10萬元到期轉存後,每1萬元返80元的“優惠”就直接返到她的手裏。“這兩年邯鄲銀行都會有這樣的存款返現活動,我也是聽朋友介紹的,就把原來在國有大行的存款轉存到邯鄲銀行了”,王女士説。

  “這種情況在其他很多銀行確實存在,但是工行不允許,畢竟這是違規的”,一位工行北京某支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一般是中小銀行的分支行這種情況比較多,另外在二三線城市更厲害些”。

  日前,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同比少增2.05萬億元。同樣是春節所在月,央行去年發佈的《2013年2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稱,2013年2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96.33萬億元,同比增長15.1%;人民幣存款餘額93.71萬億元,同比增長14.6%,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7737億元。由此可見,今年銀行的攬儲壓力更大。

  存款返現走到臺前

  “其他很多銀行都有存款返現的活動,但是我們行沒有”,江蘇銀行北京分行的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工行北京某支行的工作人員也描述了類似的情況,“部分銀行確實有這種情況,但是一般是客戶經理個人的行為,因為畢竟是違規的。這種情況在一些中小銀行的分支機構比較多。”

  “定期存100萬元一年,利息3.25%。當場返你3.5%。就是説存100萬,一年得6.75萬元。存款當日就給你3.5萬元。請教可否參與”,近日某論壇上有網友發表了存款返現的帖子。

  “某些銀行存款達到一定的數額會當場贈送購物卡”;“銀行存款1萬元返現50元了,現場給付,安全可靠,有閒置資金的朋友請聯繫我”;“營口某銀行早就每萬元返現50元了,其實還可以討價還價”,諸如此類的帖子更是散見於各大論壇。

  “其實存款返現一直就存在,可以説是一種行業潛規則,只不過原來是針對大額儲戶,比如存款金額達到50萬元、100萬元這樣的中高端客戶,在一對一的接觸中會私下談,但是現在存款金額達到10萬元的普通客戶就可以索要返現的‘優惠’,有的城商行存1萬元也給返現金”,一位城商行的客戶經理表示。

  央行2000年發佈的《關於嚴格禁止高息攬存、利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規定:“各金融機構(包括郵政儲蓄機構)必須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存款利率,嚴禁擅自提高利率,或以手續費、協儲代辦費、吸儲獎、有獎儲蓄、介紹費、贈送實物等名目變相提高存款利率。”

  銀監會也曾明確指出,違規攬儲行為包括擅提利率、暗記高息、有獎儲蓄、贈送實物、向存款仲介支付吸儲費、借辦信用卡、購買理財産品、第三方存管等業務名義向客戶返現金、送禮品或購物卡、送禮或送購物卡等。但這種存款返現的違規現象仍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從幕後走向臺前。

  銀行遭遇存款流失棒喝

  央行發佈的《2014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稱,1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106.3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人民幣存款餘額103.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分別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低2.4個和4.7個百分點。

  更值得提出的是,1月份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9402億元,同比少增2.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81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2.44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543億元。1月末外幣存款餘額4832億美元,同比增長17.8%,當月外幣存款增加316億美元。

  針對人民幣存款大幅減少的現象,多數機構分析認為,主要原因是單位活期存款大幅減少。而這一數據的減少,主要受到季節性因素和春節的影響。

  當然,僅僅用季節性因素和春節影響似乎並不能完全解釋存款流失的現象。

  同樣是受季節因素和春節影響,去年2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96.33萬億元,同比增長15.1%。人民幣存款餘額93.71萬億元,同比增長14.6%,比當年1月末低1.4個百分點,比2012年同期高2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7737億元,雖然較同比少增8276億元,但不至於像今年1月份那樣出現減少。

  影響銀行存款的當然不能忽視另一種重要力量,那就是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産品。

  支付寶和天弘基金髮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月15日15點,餘額寶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客戶數超過4900萬戶。相比2013年年末1853億元的規模,15天時間,餘額寶的規模就凈增長了35%,用戶數新增600萬,平均每分鐘凈申購300萬元。臨近春節的一週內,就有近400萬人在餘額寶記憶體入資金。

  此外,還有諸多類餘額寶産品,包括銀行自己也在相繼推出此類産品。交行已經與交銀施羅德、易方達基金先後合作,推出四款可以支援貨幣基金實時提現的産品。工行也有工銀現金寶,實質為工銀貨幣基金,1元起申購,申購、贖回均沒有手續費。

  此外,民生銀行也即將推出“如意寶”,該産品是基於貨幣基金的網際網路餘額理財産品,合作方是民生加銀和匯添富的貨幣基金,也是一款類似于餘額寶的産品。

  然而這樣應對網際網路金融挑戰的策略似乎更增加了銀行攬儲的難度,“左右手互博”常被用來形容銀行的兩難選擇。

  有媒體報道稱,一家國有大行原計劃在今年初攜手旗下基金公司推出自己的T+0産品,但正是由於存款流失太快,不得不緊急叫停。據悉,某大型銀行曾經測算,如果活期存款利率提高1個BP,該行利潤就會減少數億元。

[責任編輯: 林天泉]

相關資訊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