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騰訊、阿里巴巴三家聯合,能幹什麼?昨天,答案揭曉,三個“馬總”合作謀劃的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昨日正式開業。在復旦大學舉行的啟動儀式上,平安集團股東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騰訊CEO馬化騰和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三馬”首度同臺亮相。
京華時報記者馬文婷牛穎惠
□發布
浙江阿里巴巴成最大股東
昨天中午,眾安保險在官網上公布了股權分布名單和公司架構。根據披露信息,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19.9%,成為眾安保險的第一大股東。此外,騰訊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有限公司和優孚控股分別持股15%。
此外,深圳市加德信投資有限公司、深圳日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攜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遠強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4%、8.1%、5%、5%。
與傳統的保險公司相比,眾安保險最大的特點是通過互聯網在內地開展與互聯網交易直接相關的保險業務。眾安保險不是簡單地在互聯網上賣保險,而是以互聯網為場景提供保險工具。
眾安保險總經理尹海認為,在電子商務的世界里,有大量的環節可以用保險工具來分散風險。事實上,在到眾安前,他策劃了華泰和淘寶聯手推出的“退貨運費險”產品,受到廣泛歡迎,用戶願意花五毛、一塊的錢來買個保險。類似的產品,就是以互聯網為場景提供的保險產品。
記者了解到,眾安保險于去年4月開始籌建,今年9月29日獲得保監會的開業批復,注冊資本10億元。眾安保險與傳統保險公司一樣,也設立獨立的精算部門、理賠部門、銷售部門。而與傳統保險機構不同的是,眾安保險將不設分支機構,通過互聯網從事網絡安全、電子商務、網購消費者權益保護、社交網絡等互聯網相關的財產保險業務。
據悉,眾安保險將在今年11月至12月推出第一批產品,側重在電商信譽、商家支付。
□“三馬”談互聯網金融
大學生考試上保險可算出保費
馬雲
搞互聯網金融,要建一個有信用的體係。金融是一個風險生意,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利用所有能夠獲得的資源,把每個人、每個企業的信用建好。這個建好以後,金融自然就可以做了。比如一個大學生參加考試,去上保險,根據其成績、逃課率就可以算出其要交的保費,這種保險大家買起來相信很開心。
10年內50%信用卡和現金消失
馬明哲
剛才主持人講未來互聯網會對金融產生影響,大膽預測一下,金融機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它會小型化、社區化、智能化、多元化,因為大的網點隨著互聯網的進入而很難經營。現在大的網點已不再具優勢,而互聯網是有優勢的。大概10年內,50%到60%的信用卡和現金會消失。此外,財產保險中個人業務的50%可以網絡化。
互聯網魅力在于一切都有可能
馬化騰
一年多前談眾安情況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個事情太新了,因為以前談的是互聯網銀行,但是只聽到雨聲,遙遙無期。過了一年多之後,才發現全球第一個互聯網保險公司誕生。所以眾安保險跟微信支付的合作不用等到千年以後,再過一兩年、五年,一定會有相當大的變化,互聯網的魅力就在于一切都有可能。
□“三馬”暗戰
雖然是同為眾安保險而來,但一同亮相,馬明哲、馬化騰、馬雲卻體現了各自的風格。金融行業浸淫多年的馬明哲身穿西裝亮相,工程師出身的馬化騰身穿黑色抓絨衫,而馬雲則再次以黃色套頭衫亮相。
如果說服飾已經體現了風格,那麼言語之間馬雲和馬化騰無硝煙的唇槍舌劍則更引人關注。作為“三馬”的老友,同時也是復旦校友的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客串了一把主持人,同時也引出了馬雲和馬化騰在“微信”“來往”之爭之後的首度回應。
VS馬雲:市場至少倆“微信”馬化騰:各自找不同位置
江湖傳言,“來往”要用太極神功,把企鵝打到南極老巢去。昨天,郭廣昌似乎“不合時宜”地提出了微信和來往競爭的問題。對此,馬雲直截了當地表示,“任何一個領域都必須至少要有兩個競爭者”。馬雲指出,只有互相挑戰,社會才會進步。
馬雲自稱是“門外漢”,因此很好奇,“微信業務為什麼一定要是騰訊做呢?淘寶出了之後,騰訊也做過拍拍,他們也在挑戰。如果移動通信領域只有一家,就會落後。也許我們成不了大器,但至少也要讓微信不斷創新,讓用戶可以慢慢交費,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也是蠻好玩的事情”。
對于馬雲的直接,馬化騰也“和善”地回應:“馬雲講得非常好,我也很認同。在互聯網行業十幾年,競爭無處不在,最怕的就是內部產生惰性,微信本身也是我們內部競爭的一個結果,它並沒有誕生在原來的QQ團隊里面。”
對于馬雲強調“市場上至少要有兩個‘微信’(類微信產品)”,馬化騰直言,“我相信,最終大家一定會找到各自不同的位置,當年QQ、旺旺競爭的結果也是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VS馬雲:保險自己就能做馬明哲:你要等千年以後
傳統金融業和互聯網兩“大佬”坐在一起,難免要討論兩者的關係,雖然“三馬”表示是為了三個人的理想而走到了一起,但是對互聯網金融的看法難免有差異。
馬明哲認為,金融與互聯網既是合作又是競爭關係。金融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本質上差別是很大的。對于金融業來講,金融機構是利用互聯網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進服務;而對互聯網來說,它是從數據的切入,到提供服務,然後再到金融。
而在馬雲看來,金融的本質是做信用的,互聯網金融本質上是建立良好的信用體係,讓有信用的人富起來,讓有信用的人擔保起來。
馬雲說:“我自己覺得,原則上你們那些傳統保險公司幹的活,我們都能幹。只是什麼時候幹好而已。”馬明哲則針鋒相對:“我同意他(指馬雲,編者注)的意見,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見。所有東西都可以上互聯網,他可能在一千年以後。”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