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501噸墨玉石“神龜”現曹妃甸 官方:京津冀新地標(圖)

2015-05-05 0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3日,一座高3.7米,寬5.7米,長9米,重達501噸的墨玉石“神龜”在河北省曹妃甸區柳讚鎮蠶沙口村神龜潭正式落成。 李連君攝

  原標題:重達501噸“神龜”落戶河北曹妃甸(圖)

  3日,經過國內眾多能工巧匠精雕細刻重達501噸重的“神龜”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柳讚鎮蠶沙口村神龜潭精彩亮相。當地官方稱,這將成為京津冀乃至環渤海區域旅遊文化新的地標。

  擁有超重“神龜”的神龜潭坐落在渤海灣畔該村媽祖廟西側,佔地200畝,總投資2300萬元人民幣,“神龜”採用墨玉石材質,高3.7米,寬5.7米,長9米,重達501噸。並將於3日至11日中國·曹妃甸第二屆媽祖之光文化藝術週期間對外免費開放。

  對於神龜的淵源,河北省民俗學者朱永遠介紹説:“蠶沙口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漕運碼頭,其海洋民俗文化源源流長。傳説,昔日此地有先民田桑,下海網得小龜,憫而放生。海灣有千年神龜,感念人間大善,知恩圖報,其時有渤海黑龍。興風作浪,水淹百里,以擴海疆。為救蒼生,神龜與黑龍鬥于海天。鏖戰久久,神龜力竭,半空跌落,乃以身伏地,化作巨丘載起落難人群。任孽龍肆虐,奈水漲丘高,神龜受命,百姓逢生……”

  在當日舉行的“神州第一龜”落成剪綵典禮上,唐山市曹妃甸區柳讚鎮鎮長趙廣善表示,在舉辦中國·曹妃甸第二屆媽祖之光文化藝術周前夕,按照獨特的海洋民俗文化,精心打造了別具一格的神龜潭。將深入挖掘媽祖和沿海漁家民俗文化,以此帶動旅遊業的發展。

  據了解,5月3日至11日,中國·曹妃甸第二屆媽祖之光文化藝術週期間將同時展示中國民間12大類傳統海洋民俗活動。

  蠶沙口是渤海灣的一個小漁村。古時,這裡是海運避風之地和海河轉運碼頭,為江南商船去河北必經之地。因蠶沙口為渤海灣中之灣,浪緩灘平,往來商船多避風於此。唐太宗李世民東巡時曾在此駐紮。(李連君 呂瑞欣 付立冬)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