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天津全面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 建民營企業發展基地

2014-08-05 10:1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天津市工商聯日前召開十三屆五次常委會議。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劉長喜,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黎昌晉出席並講話。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天津市委十屆五次全會精神,傳達學習全國工商聯十一屆四次常委會議精神,審議通過了黎昌晉所作的工作報告,總結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

  劉長喜在講話中説,今年上半年,在天津市委的領導和全國工商聯的指導下,天津市工商聯在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較好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希望天津市各級工商聯組織和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認真學習貫徹天津市委十屆五次全會和市委書記孫春蘭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思想認識行動高度統一到市委決策部署上來。繼續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豐富活動內涵、創新活動方式,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和對社會的信譽。不斷加強和改進工商聯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美麗天津貢獻力量。

  黎昌晉説,上半年天津市民營經濟實現健康快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截至6月底,天津市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首次突破50萬戶。其中,民營企業首次突破20萬戶,達到20.4萬戶,新增2.6萬戶,同比增長83.9%。上半年,該市民營工業增加值、民間投資、民營企業出口、民營企業實現稅收等方面的增長均好于天津市水準。民營經濟為克服下行壓力,保持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上半年,天津工商聯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市委全會精神,積極落實天津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增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信念、信任、信心和信譽;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積極服務發展大局;創新調研機制夯實工作基礎,不斷提高調查研究參政議政能力水準;認真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大力推動民營企業向科技型、外向型、服務型、規模型、集約型發展;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注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黎昌晉表示,下半年天津市工商聯將做好如下重點工作,積極參與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他指出,天津市工商聯將繼續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層工商聯和商會緊密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優勢,引導更多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自覺參與到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中來,將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服務引導民營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積極參與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京津冀工商聯關於推動三地非公有制經濟協同發展的工作協議》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京冀兩地工商聯合作,發揮異地商會組織作用,建立相應工作機制,搭建企業與三地政府部門工作對接和政策服務的橋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京津冀地區民營經濟發展報告》。通過建立民營企業發展基地、組建京津冀商會聯盟等方式,大力推動三地民營經濟協同發展,幫助企業家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難得機遇,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

  同時,天津市工商聯將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繼續做好區縣工商聯會員發展工作的指導規劃。深入開展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新形勢下商會建設綜合調研;全面提升商務聯絡和外事服務工作水準,幫助更多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走出去”發展;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調查研究,積極參政議政,整合科研力量和專家資源,成立天津民營經濟研究會。配合全國工商聯加快推進工商聯理論框架建設,對一些事關工商聯工作的全局性、基礎性、前瞻性理論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注重加強法律維權工作,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知法、守法、用法,積極推動法制化營商環境的改善;大力發展光彩事業,進一步加強光彩會基層組織建設,引導更多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社會愛心人士參加到光彩事業實踐中來;支援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支援該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工委繼續開展“助力企業科學發展,共建美麗天津家園”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加強機關自身建設切實轉變作風,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機關幹部隊伍建設,建設學習型機關。按照全國工商聯統一部署,加快推進工商聯資訊化建設。

[責任編輯: 陳桐]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