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京常住外來人口802.7萬 全市“上班族”近982萬

2014-06-19 09:12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朝陽海淀人最多 西城人最密

  統計年鑒首次“搶鮮”發佈 北京常住外來人口802.7萬

  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發佈第一批年鑒數據,從今年起,本市首次向社會公眾分期分批發佈年度統計數據,以保證最“新鮮”的統計數據能被第一時間獲得。其中,常住外來人口離開戶籍地主因是首次公佈。

  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為2114.8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為1312.1萬人,而常住外來人口為802.7萬人,佔比38%。在人口分佈上,各區縣非常不平均,朝陽區常住人口最多,達384.1萬人,而門頭溝區卻只有30.3萬人,西城區則密度最大,每平方公里擁擠著25787人。此外,在北京還有多達758萬的流動人口。

  人口

  常住外來人口占近4成

  昨天發佈的年鑒數據內容包括:人口與就業、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和房地産開發、價格指數、人民生活等六項內容。

  2013年度人口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為2114.8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為1312.1萬人,佔常住人口的62%,常住外來人口(半年以上的非京籍人口)為802.7萬人,佔常住人口的38%。與2012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了45.5萬人,增速為2.2%,其中,常住戶籍人口增加了16.6萬人,增速為1.3%,常住外來人口增加了28.9萬人,增速為3.7%。

  解讀一:核心區每平方公里超2萬人

  分區縣看,朝陽區人口最多,常住人口為384.1萬人;其次是海澱區,常住人口為357.6萬人;門頭溝區的人最少,只有30.3萬人。但從常住人口密度來看,核心區人口最稠密,每平方公里超過了2萬人,西城區為25787人/平方公里,東城區為21715人/平方公里。

  分功能區看,城市功能拓展區人口最多,達到1032.2萬人,佔48.8%;其次是城市發展新區,常住人口為671.5萬人,佔31.7%;首都功能核心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人口相對較少,分別為221.2萬人和189.9萬人,所佔比重分別為10.5%和9%。

  解讀二:60歲以上老人近293萬

  2013年2114.8萬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92.9萬,佔13.9%。

  數據揭示:2013年,北京全市總撫養比為22.9%,也就是説,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近23名少兒和老年人,其中,少兒與老人分別各佔一半。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比例多年來一直在緩慢攀升,“撫養比”的比率越大則人口老齡化越嚴重,2010年,北京的總撫養比還是20.9%。

  像很多國家一樣,北京乃至中國的老齡化趨勢正在日益明顯,不過相比日本這一全球公認的老齡化國家還算“年輕”。2011年,日本老年和少年的總體撫養比達到60%左右,已接近勞動人群對人口撫養的負擔極限。

  解讀三:外來人口務工經商佔比高達66.8%

  常住外來人口增長是北京人口增長的主因,其比重由2010年的35.9%提高到2013年的38%,本市增加的常住人口中,超過六成是由外來人口的增加帶來的,戶籍人口增長的貢獻不到四成。

  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有關負責人分析,人口城鄉間和城際間的遷徙流動,原因劃分為經濟型和社會型兩類。經濟型原因包括務工經商、工作調動、學習培訓等;社會型原因包括隨遷家屬、投親靠友、婚姻嫁娶、拆遷搬家等。2013年,從常住外來人口離開戶口登記地原因看,務工經商所佔比重高達66.8%,隨遷家屬和學習培訓的比例分別為11.2%和7.1%,而其他原因如投親靠友、婚姻嫁娶等比例均不足5%。

  生活

  每人平均網購支出為2012年2.7倍

  2013年,全市城鎮居民家庭每人平均通過網際網路購買商品或服務支出518元,是2012年的2.7倍。

  解讀:技術進步和網路資費下降促進網購

  負責人分析,去年網購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是技術進步和網路資費下降,城鎮居民家庭中有40.9%的行動電話已接入網際網路,比2012年提高21.9個百分點。其二,線上各種打折促銷搶購活動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尤其是“雙十一”、“雙十二”期間,網路購物人氣迅速提升。

  就業

  全市“上班族”近982萬

  2013年,北京市經濟運作平穩,就業規模總體穩定。2013年末,全市法人單位從業人員981.9萬人,比上年增加30.5萬人,增長3.2%。

  解讀:製造、批發和零售從業者最多

  分析稱,分行業門類看,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業人員較多,分別為133.2萬人、122.6萬人和109.5萬人,所佔比重分別為13.6%、12.5%和11.2%。與上年相比,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5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呈減少趨勢,其中,製造業減少3.1萬人,批發和零售業減少2萬人,住宿和餐飲業減少1.5萬人。

  -馬上就訪

  年鑒數據以後“趁新鮮”發佈

  今年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開始分期分批發佈年度統計數據,昨天是第一批發佈。市民可通過“北京統計資訊網”查閱,也可利用“北京政府資訊公開系統”查詢。

  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於《北京統計年鑒》和《北京區域統計年鑒》的編輯工作涉及專業多、數據來源部門多,各個專業年鑒數據生成時間不一,再加上後期排版印刷等環節,每年《年鑒》的發行發佈是在所有內容定稿後再印刷發行和網上發佈。為了滿足公眾需求、提高統計數據服務的時效性,今年開始根據每個專業或領域的數據確定時間發佈數據。

  晨報記者 王海亮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