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被打車市民和出租車司機們追捧的各種打車軟件正流行,在使用過程中不但帶給大家不少便利和實惠,還引發了種種趣味橫生的故事。
的哥:車上聊資本運作
準媽媽鄭女士最近經常打車去醫院產檢,上上周四的時候,她和媽媽一起打車去醫院,結果被年屆六旬的出租車司機師傅好好“教育”了一頓。“我一上車,師傅就問我:‘你手機有沒有微信支付功能啊?’我說:‘哎喲我沒有,師傅你好洋氣啊。’結果師傅就教育了我一番,說他這麼大歲數都有,我這麼年輕都沒有,太不像話,于是逼著我硬是現場在車里開通了微信支付,下載了‘嘀嘀打車’軟件,結果給我省了5元,95元的打車費變成90元了。師傅路上和我聊天說,他上理工大學的兒子是學計算機專業的,不但推薦和教會他使用這些打車軟件,還給他裝了個更快可以搶單的軟件。師傅還告訴我,現在並非年輕出租車司機使用打車軟件的人多,反而是50歲到60歲之間的老司機用的多,因為好多都是家里20多歲的子女們建議父親們使用的。”
一路上,那位司機師傅還興致勃勃和鄭女士聊起“二馬相爭”,聊起馬雲、馬化騰以及資本市場運作的話題,還說這都是兒子平時告訴他的,讓鄭女士覺得特別驚訝。
乘客:從東三環到東單 賺了三塊錢
“沒想到啊沒想到,打車沒花錢還賺了三塊錢。”昨天,市民任先生打完車後就一陣感慨,隨即他把感慨發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朋友們紛紛點讚,數了一下竟然有二十多個讚,大家都在問:“這打車軟件是要瘋了嗎?”
昨天,任先生從東三環外的一個小區打車到東單,“我以前從來沒用過這種軟件,但是我媳婦早就用了,受到她的影響,我也下載了一個‘嘀嘀打車’。”在語音輸入起始地址之後,90秒之後,出租車司機師傅就聯係了他,“我一走到小區門口,司機師傅就已經等在那兒了。”兩個人一對信息,立馬開車直奔目的地。一路上,出租車司機師傅的手機不停地在響,都是在叫車的,司機師傅也是笑容滿面,“誰不願意搶單啊,有實惠啊,你看都沒等乘客說完完整的目的地信息就開搶了,多踴躍!”
一會兒就到了東單,車費顯示是22元。任先生用微信支付,由于是第一次使用,可以減免15元,“這一趟才要七個大洋啊!”付完車費,任先生喜滋滋地就發了微信朋友圈,沒想到,驚喜又來了,由于在朋友圈分享,還返了10元話費,“短信中說7個工作日內充到我手機里,這麼一算,我一分錢沒花,還賺了三塊錢,太值了!”
打車軟件增加信任感
同樣,昨天從機場附近回來的李小姐也連連感慨:“有了這打車軟件,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都增強了!”昨天,李小姐在機場附近通過“嘀嘀打車”軟件叫了一輛出租車回到了東三環的家,車費顯示是102元,通過微信支付可以免去12元。
正當李小姐想要支付的時候,卻發現網絡怎麼也上不去,而且手機也快沒電了。這個時候,李小姐對司機師傅說,就不微信支付了,改用現金得了。司機師傅一臉笑意地說:“沒事,還是用微信支付吧,咱們兩個都有利的事情,幹嗎不呢?”但是接下來,網絡還是不給力,正當李小姐有點一籌莫展的時候,司機師傅大手一揮說:“沒事,你回家用無線支付吧,我走了。”一溜煙,那司機師傅已經走了,李小姐說:“這也太信任了!”回到家,李小姐趕緊用無線網給師傅付了錢,過了十分鐘左右,司機師傅還專門回了一條短信說,錢收到了!
本報記者 于建 孟環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