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京第三衛生間達千座 缺少指引不好找

2014-01-13 10:00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月12日,一名老人走進紫竹院公園內的“第三衛生間”。實習生 鄧偉攝

  作為一項便民舉措,2013年本市新添了51座第三衛生間,滿足父母帶異性孩子、子女帶異性老人外出時如廁的需求。至此,全市第三衛生間已達千座。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記者拿著已建成的第三衛生間名單,探訪了一些醫院、公園等公共場所的第三衛生間,發現這些第三衛生間挂的都是殘疾人衛生間的標牌,由於沒有明確的標識和説明,許多帶異性孩子的家長根本不敢進。更有甚者,有的第三衛生間“鐵將軍”把門,還有的乾脆設在了男廁所內,已經失去了設置的意義。

  缺少指引 不好找

  週六8時50分,在北京中醫醫院的門診樓裏,市民胡女士和5歲的兒子站在女衛生間門口“較勁兒”。“我不去!這是女生去的!”孩子一臉不樂意,擰著身子不願意跟媽媽進去。

  其實,去年新建的第三衛生間中,這家醫院是有一處的。不過記者認真地尋遍了4層門診樓,也沒有找到第三衛生間的標識。樓梯間內的導覽標識圖裏有衛生間的標識,但沒有第三衛生間或殘疾人衛生間的指引。一位保安説:“門診樓每層都有衛生間,但我從沒聽説過第三衛生間。”

  第三衛生間,也有地方稱之為“中性衛生間”,有別於現有公廁的男女分區設置,其用途主要為方便市民照顧家人如廁,有獨立的出入口,方便父母帶異性的孩子、子女帶異性的老人外出,照顧其如廁。

  記者從紫竹院公園了解到,目前園內共有3處第三衛生間。其中使用較為頻繁的一間位於公園遊樂園內一棟土黃色小樓裏。但該樓外部僅標示出“衛生間”字樣,並未對其中的第三衛生間做特殊提示,待遊客進入樓內,才會發現迎面有一個老年人和殘疾人專用的單間,獨立於男、女衛生間之外。

  由於沒有特別的指引,很多人即使有需求也找不到第三衛生間。

  輪椅圖標 不敢進

  北京這幾年陸續建了1000多座第三衛生間,但記者隨機採訪了近30位普通市民,除了一位經常出國的女士表示在國外見過第三衛生間外,其餘每人平均表示從沒聽説過這個詞,也沒在公共場所見到過第三衛生間的標識。

  那麼這些第三衛生間究竟建在哪兒呢?

  記者從市市政市容委獲悉,殘疾人專用衛生間就是第三衛生間的一類,由於第三衛生間尚無專門標識,目前多數第三衛生間挂的都是殘疾人衛生間的牌子。

  在紫竹院公園的一處挂著老年人和殘疾人專用牌子的衛生間前,記者守候了15分鐘,發現因為衛生間外未提示兒童可用,有多位年輕媽媽只好帶著兒子走進旁邊的女衛生間如廁。還有一位穿著灰色大衣的先生在第三衛生間門口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抱著女兒衝進了男廁所。他告訴記者,在大型商場,這種第三衛生間很常見,遊樂場裏小孩兒多,希望也有這樣的配套設施,讓帶女兒的父親們少些尷尬。

  在北京動物園的熊貓館、熊山、豳風堂等景點附近,記者均看到有男女衛生間之外的獨立衛生間,不過,由於這些衛生間僅標有輪椅的圖示,家長們大多未敢帶孩子貿然進入,因此這些第三衛生間的使用頻率並不高。

  門上挂鎖 進不去

  除了沒有統一的單獨標識容易讓人誤解外,還有些第三衛生間存在設置和管理漏洞。

  記者週六上午在北京婦産醫院看到,該院週末仍有門診,患者絡繹不絕,門診樓一、二、三層共設有3個殘疾人衛生間,但一層和二層的殘疾人衛生間門一直鎖著,記者守候了40分鐘,也沒見有人把鎖打開。而三層的殘疾人衛生間已經被改造成了一間雜物室,門上有手寫的四個字:男科專用。

  還有的單位由於空間狹小等原因,乾脆將第三衛生間設在了男廁或女廁內。記者在安定醫院就看到,該院的殘疾人衛生間設在一層西側的男衛生間內,門口挂著白色門簾,門簾上印著:男WC。如果是母親帶著孩子,或是女兒陪著老父親,肯定不方便進入。

  在北京西站,男女衛生間內都設有殘疾人廁位,但暫時還沒有設置單獨入口的第三衛生間。北京南站由於是新建的,就設有11個專門的第三衛生間。

  在紫竹院公園,兩處殘疾人衛生間的卷紙筒都是空的,不像其他普通衛生間的手紙基本處於“不斷線”狀態。

  全市有這麼多第三衛生間本是件便民好事,但相應的宣傳引導和後續的服務管理還需跟上,讓市民知道有,知道哪有,標識設計和入口設置也要讓人能懂、敢進。

  權威回應

  年內將有專門“名片”

  市市政市容委環衛管理處負責人透露,隨著今年本市啟動廁所地標的升級工作,第三衛生間也將有專用“名片”。同時,殘疾人專用衛生間也將正式更名為第三衛生間。他解釋:“有些時候,一些人看到衛生間門上貼著殘疾人標識,就不敢輕易使用。”

  對於有些第三衛生間未開放的情況,這位負責人表示,這些衛生間的後續管理主要依靠行業主管部門自查。比如公園內的第三衛生間,主責部門是市公園管理中心、市園林部門等。市市政市容委環衛管理處工作人員坦言,歡迎市民監督第三衛生間的使用開放情況,市民的評價將被納入公廁建設管理工作的考核內容。此前,各行業部門、各區縣也對本市的公廁運作情況進行了普查,對“關閉”或挪作他用的公廁,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保證其正常開放運作。

  市民建議

  不如改叫家庭衛生間

  第三衛生間的稱謂來自英文翻譯,而“中性衛生間”的叫法最早出現在泰國,起初是專供有變性傾向的男性使用。發展到後來,轉而重點服務老幼病殘人士,方便他們在異性家屬陪同下進入衛生間。

  很多發達國家都有第三衛生間。第三衛生間內有獨立的結構,異性在裏面如廁可以互不妨礙,並配有相應的無障礙設施。門上的標識一般為“男女圖標中間加一個輪椅”,我國有不少城市都已開始建設第三衛生間,只是多數國人對此還不太熟悉。

  有市民建議,第三衛生間的提法不清晰,乍一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中性衛生間又容易誤解成“不男不女”,如改成“通用衛生間”或“家庭衛生間”,或許更好聽,也更明確。本報記者 劉冕 任敏 方芳 金可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