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付費拼車北京理直氣壯廣州尚未合法

2014-01-09 16:13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拼車尚未合法化的廣州,車堵心更堵

  文/羊城晚報記者 褚韻

  圖/羊城晚報記者 湯銘明

  雙城焦點

  拼車

  2013年的最後一天,北京市交通委公佈了《北京市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拼車的合法性。這是國內首個小客車“拼車”指導意見,從此,北京的上班族拼車即使掏一些合理的費用,也不需要躲躲閃閃了。

  而在廣州,目前收費拼車還是不合法的。在對北京的政策“羨慕嫉妒恨”之餘,廣州車主們最怕的是“萬一齣了事,怎麼辦”。

  廣州拼車鏡頭

  1月6日早上7時許,家住祈福新村的劉先生像往日一樣從家裏出來,徑直走到小區門口的一輛私家車上,車是他的鄰居兼同一棟樓辦公的方先生的。兩人沿新光快速路走江海大道再轉獵德大道,除了在江海大道上堵了一會兒,總體還算暢順,歷時40多分鐘,到達位於珠江新城合景廣場的單位。

  “我們輪流開車,一人半個月,彼此不收錢。”兩家的女主人是“閨蜜”,一次聚會時聊到了“拼車”,竟然發現兩位先生上班地點非常近,於是一拍即合,“拼車”已經有半年多了。“省了一半的油耗,彼此也都方便。”方先生説,兩家人的關係更親近了。

  不過,像劉方兩家這樣的“互換”模式並不常見。在廣州其實不少拼車族就是“搭便車”,且大多數都是免費的。

  家住金沙洲,在天河北工作的胡女士,幾乎每天上下班都會捎帶上鄰居。“那邊的交通情況你也知道,公交擁堵、打的費錢不説,好多司機在上下班高峰都不願意去,我們正好住得近,順帶就叫上一起走了。”胡女士説,鄰居對搭便車心存感激,不光幫忙加了幾次油,出去旅遊也帶了小禮物給她。她表示,也有同事是主動“付交通費”給車主,“一個月大概三四百吧,其實就是禮貌一下”。

  除此之外,假期臨近,有不少返鄉客流也有“拼車需求”。家在廣西的黃女士,今年就計劃與同事蘭先生“拼車回家”,“去年他在公司一説,‘報名’的人太多,我那時還在‘刷票’,後來想拼都趕不上了,今年我早早‘預定’了。”黃女士説,雖然蘭先生已經多次拒絕,但她還是打算“塞一個紅包”,“至少100塊吧,總不能讓人家吃虧。”

  如何區分“合乘”與“黑車”?

  北京:合乘是互助,黑車高收費

  廣州:一旦涉收費,視輕重處罰

  統計顯示,北京在早高峰時段,上路行駛的私家車中只有司機一人的比例高達85%,而車內有3或3人以上的只佔1%到2%,而“拼車合法化”如果能充分落實,每天可有效減少40萬輛車出行,如此不僅可以減輕道路擁堵的壓力,紓解公共交通壓力,也可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可謂是一舉多得。

  廣州尚沒有這方面的數據統計,但1月3日上午8時至9時,記者在天河北路、林和路等路段走訪發現,大部分車輛僅有一個乘客,還有一些私家車僅有司機一人,很少有滿載的情況。同時,廣州返鄉“拼車”似乎也並不盛行。某網站曾在去年春節前在全國範圍發起“回家順風車”的活動,然而整個廣州成功配對的數據最終“不超過10對”,遠低於北京、上海甚至長沙等地的數據。

  對於如何區分“合乘”與“黑車”,北京“意見”給出明確的標準,認為“合乘是以互助為目的,黑車是以盈利為目的,收費較高”,而“從職業上看,合乘的車主往往是私家車車主,有正當職業;而黑車車主多是以開黑車為生”,此外,關鍵點在於目的地,“合乘開往的是車主的目的地,而黑車開往的是乘客的目的地;合乘的路線是相對固定的,而黑車的路線並不固定。”

  “拼車”在廣州其實早就不是稀奇事兒,不過一直“不敢聲張”,事實上,很多人都擔心,“拼車”會被定為“非法營運”,因為在廣州,目前收費拼車還是不合法的。廣州市交通管理相關部門負責人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暫時還沒有相關的指導意見及管理辦法出臺,私家車合乘行為一旦涉及收費,“雖然合情但不合法”,甚至“會按照《道路運輸條例》,視情節輕重進行處罰。”

  出現事故糾紛怎麼辦?

  北京:合乘各方簽訂合乘協議

  廣州:車主都盼也有指導文件

  得知北京拼車合法,廣州不少人除了表示“羨慕嫉妒恨”,對於拼車費用怎麼計算、出了事故怎麼辦,同樣存在擔憂:“如果廣州也合法的話,最好能出臺一個具體的指導文件,明確事故責任。”

  廣州的拼車狀況相對“不發達”。有意思的是,不少車主倒是很樂意“拼車”,家住華景新城的呂先生,甚至好幾次在業主群裏面“呼喚小夥伴”,不過至今為止無論是拼車回湖南老家還是一起上班,都沒有成功過。“不過我也理解,給錢吧我也不敢收,不給吧肯定不好意思,總得給點小禮物什麼的,要是單身女孩子,要是不熟悉,誰知道會不會出什麼事?”白領小吳則表示認同,“要是打個車,下車就‘一拍兩散’,拼車反而很微妙,也不敢給錢,心理壓力有點兒大。”除此之外,他認為,政策限制和安全問題也是大多數人不願拼車的顧慮所在,“車主乘客都怕被叫做‘黑車拉活’,就怕出問題。”

  贊成拼車的廣州車主呂先生也有自己的擔憂,“我朋友曾開車捎帶過別人,結果半路發生了事故,處理起來很麻煩。好心辦成了壞事。”呂先生決定,在拼車前要簽個協議,“如果是我開車存在過失,那麼相應的責任由我承擔,但如果是對方的問題,或者臨時身體有什麼狀況,抱歉,後果自負。”

  對於拼車法律關係的確定,北京提倡合乘各方通過簽訂合乘協議的方式,明確出行線路、乘車地點、安全責任、費用分攤等各自的權利義務,並在合乘前進行資訊核實,確保行車規範和安全。同時“禁止臨時隨意合乘攤算費用”,避免黑車搭上合乘的“順風車”。不過就尚未對拼車事故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對此,不少網友認為條例“尚需完善實踐可操作性”。

  名詞解釋

  何為“拼車”?

  “拼車”也就是小客車合乘,即出行線路相同的人共同搭乘其中一人小客車的出行方式。按照是否分攤費用,“合乘”可分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按照合乘方式,可以分為上下班通勤的長期合乘和節假日返鄉、旅遊的長途合乘。其中互助型合乘,各方當事人可以合理分攤里程消耗的油、氣、電費用和高速公路通行費用。

  專家建議

  一定要簽協議或買保險

  中倫(廣州)律師事務所的曾虹律師表示,在廣州拼車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保障,不過想要拼車的白領,可以借鑒北京的這份意見。“比如北京合乘意見指出,合乘各方通過簽訂合乘協議的方式明確出行線路、乘車地點、安全責任、費用分攤等各自權利義務,並在合乘前進行資訊核實,確保行車規範和安全。這個‘協議’的要求,其實很重要,即便是熟人,最好也提前確認以保障各方利益。”曾虹還表示,如果沒有提前約定,在沒有保險沒有協議書的情況下,拼車出現事故只能走法律程式,一般而言,如果車主在開車過程中存在過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反之則無需負責。

  記者還採訪到“北京順風車”公益組織,該組織計劃在本月中旬推出“拼車APP”,讓用戶找到合適的車主或乘客,並利用軟體計算出每個人應該分擔的成本費用。“司乘需要實名認證,並簽訂電子合乘協議”,組織工作人員張女士還建議,從法律層面明確事故責任之餘,乘車人儘量購買一份保險。“如果不允許拼車計費,協議可能會無效,所以保險會更加可靠。”

  保險公司專業人士則建議,拼車族選擇拼車時一定要查看該車輛保險保障狀況,除了交強險外,最好能涵蓋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險及車上人員責任險等。如果是“旅途”或“歸家”拼車,建議選擇意外傷害綜合險或者旅遊險,用較小的費用來規避潛在風險。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