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北京83個小產權房項目曝光後近半數買賣仍火爆

2013-11-27 13:1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北京83個小產權房項目曝光後近半數買賣仍火爆

  昨日,房山沁慧園小產權房小區,樓門上貼著求購房屋的小廣告

  新京報訊 針對被曝光的北京市83個“小產權房”項目,昨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其中至少近半數項目在以二手房的形式進行買賣。

  11月22日,國土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關于堅決遏制違法建設、銷售“小產權房”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表態將“堅決遏制在建、在售小產權房行為”。但對于已建已售的存量小產權房,尚無相關政策出臺。此前,北京市國土局曝光了全市83個“小產權房”項目,涉及土地面積5000畝,總建築面積約381萬平方米,涉及昌平、延慶等8個區縣。(本報昨日報道)

  中介稱無法辦房產證但能“改底單”

  “我們這里小產權房賣得很火爆,這個月到現在已經賣出30多套了。”昨日,昌平區沙河鎮于辛莊村“綠城新幹線”小區,房產中介李建(化名)說,“小產權房不限購,且價格便宜,73平米的2居室只需65萬,再交5萬的過戶費和2.5%的中介費就可以了。投資、自住都很不錯,比大產權便宜了一大半。”

  記者調查被曝光的83個小產權房項目發現,至少近半數項目在以二手房形式進行出售。

  房山區田家園新村也是小產權房。附近房產中介陳女士介紹,房子每平米約7000元,而與該小區相鄰的一個大產權樓盤,售價則為每平米17000元。

  陳女士說,這些小產權房的價格每周都在上升,這些天也不斷有人來咨詢小產權房的買賣,“顧客都差不多,可能比火熱的時候會少點。”

  在通州區“環湖小鎮”,一名房產中介也表示,他已經關注到這幾天的新聞,“你注意看新聞就會發現,現在要治理的,一是新建的,二是耕地上的,三是開發商用地來源有問題的,這些會被治理,但我們環湖小鎮屬于村里邊宅基地建的,而且早蓋好了,當年治理的時候開發商也交完了罰款,所以沒問題。”

  “當時一個村民分了好幾套房子,他們自己住一套,剩下的不賣拿來幹啥?”該房產中介說。

  在記者調查的近40個小產權房小區中,無論是業主、村委會,還是房產中介,均表示無法辦理房產證,但是能辦理“改底單”業務,收費在4萬元到6萬元不等,“把房屋所有者一改,這房子就是你的了。”

  居民對小產權房前景態度不一

  昨日,房山區竇店鎮沁慧園,已有大量居民入住。小區居民張女士說,這里共有11棟樓,都是小產權房,“我2001年買的,這房子是2000年建的。”

  “這里住了這麼多人,應該不會拆。”張女士認為,現在政策都是針對在建的小產權房。

  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承認,這個小區的房子是小產權,“你只要找到賣房的人,想怎麼買就怎麼買。”

  在北京最大的小產權房項目——通州區張家灣鎮“太玉園”中,居民劉女士對小區的前景並不擔心,“雖然最近對小產權房查得嚴,但是我們小區,住了兩三萬人,200多棟樓,怎麼可能拆,拆了這幾萬人的家怎麼辦?”

  不過,也有居民為房子的未來擔心。房山區田家園新村的居民吳先生說,小區的樓房都是田家園村的回遷房,佔用的是農村宅基地。“如果有人買,我就趕緊賣了,以後就算房子會轉正,繳的錢也肯定不少。”

  律師觀點

  買小產權房無法得到法律保護

  北京市正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楊磊認為,導致目前這一現狀主要是因為政府對小產權房的政策不夠明確,相關執法部門滯後性執法,沒有從苗頭和根源上查處,造成既成事實的情況。

  楊磊提醒,雖然市面上仍在交易買賣小產權房,但是一旦發生糾紛或出現繼承、轉讓等情況,就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至少目前來看國家層面不認同小產權房,所以購買還是有風險的。”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