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京津唐及環渤海  > 正文

四大因素促內蒙古上半年工業經濟保持快速發展

2006-07-28 14:0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上半年,內蒙古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對工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努力克服各種困難,促進全區工業生産呈現快速增長,效益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全區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健康快速發展的態勢。但也應注意到,工業經濟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引起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重視。

  一、工業經濟保持快速健康發展

  (一)工業生産保持快速增長

  上半年,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691.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工業生産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各种經濟類型企業均保持較快的增長。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8%;集體企業增長31%;股份合作企業增長76.5%;股份制企業增長33.9%;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37%;大中型企業增長20.3%。

  (二)地區工業經濟繼續在高位平臺運作

  上半年,各盟市工業生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在全區12個盟市中,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區平均水準的有7個盟市,其中,呼倫貝爾市增長30.1%;興安盟增長31.4%;通遼市增長34.6%;赤峰市增長33.7%;烏蘭察布市增長35.1%;巴彥淖爾市增長34.8%;阿拉善盟增長33.5%。增速低於全區平均水準的盟市增長也較快,呼和浩特市增長29.1%;包頭市增長29.8%;錫林郭勒盟增長28.5%;鄂爾多斯市增長27.1%;烏海市增長28.7%。

  (三)工業經濟效益整體水準穩步提高

  據上半年統計,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12.59,比上年同期提高32.7點。從七項構成指標看,有四項指標好于上年同期水準。資本保值增值率125.37%,同比提高2.64個百分點;流動資産週轉次數2.17次,同比加快0.21次;全員勞動生産率167984元/人,同比每人平均提高52851元;資産負債率61.47%(逆指標),同比下降0.73個百分點。總資産貢獻率11.27%,同比下降0.08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7.14%,同比下降0.46個百分點;産品銷售率96.86%,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實現106.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88%,增速比1─5月份加快11.2個百分點。從行業看,主要是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四大行業增速較快,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提高34.2個百分點。

  (四)重工業的快速增長對全區工業生産、經濟效益的貢獻作用明顯

  上半年,內蒙古規模以上重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39.10億元,增長30.4%,輕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2.02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29.4%,重工業增速快於輕工業1個百分點。重工業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較大。重工業增長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2.7%,高於輕工業45.4個百分點。

  上半年,內蒙古重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26.87億元,同比增長36.4%,對全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74.4%,輕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7.95億元,同比增長39.4%,對全區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25.6%,重工業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48.8個百分點。重工業實現利潤總額92.5億元,增長34.5%,對全區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97%;輕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3.7億元,增長5.47%,對全區利潤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3%,重工業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94個百分點。

  (五)重點行業生産運作狀況總體趨好

  上半年,在內蒙古34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的行業有33個,佔97%;增速高於全區平均水準的有26個行業,佔76%,其中,增長較快的重點行業有: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33.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54.5%;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77%;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87.2%;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49.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9.4%;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增長34.1%。

  (六)工業品出口繼續加快、産銷基本銜接

  上半年,內蒙古累計完成工業品出口交貨值91.5億元,同比增長65.4%;全區完成工業銷售産值1647.89億元,同比增長35.5%,工業産銷率為96.86%,比上年同期降低0.03個百分點。

  二、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

  (一)工業投資對生産的拉動明顯

  上半年,內蒙古完成工業固定資産投資78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2%。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完成投資92.4億元,增長243.4%;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18.4億元,增長111.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投資41億元,增長51.8%;農副食品加工業完成投資29.1億元,增長133.1%;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完成投資32.4億元,增長108.4%,這些行業投資的快速增長對工業産生了強有力的拉動作用。

  (二)新建企業是支撐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以來,內蒙古陸續新建投産一批工業企業並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範圍,這些企業中有一部分是規模大的重點企業,涉及電力、有色金屬、鋼鐵、採礦等行業,每月完成的工業總産值數值較大,他們的建成投産對我區工業發展的促進較大。從今年上半年來看,由於這些企業對比時沒有同期數,加之我區的工業總産值總量較小,因此,新建企業對我區工業生産增長的拉動作用很大。據測算,上半年,同期數為零的企業(包括新建企業)共完成總産值約80億元,拉動全區工業總産值增速提高約6.5個百分點。

  (三)部分行業價格暴漲促進了生産的快速增長

  今年以來,隨著國際市場有色金屬價格的上漲,我國的銅、鋅等有色金屬的價格上漲幅度也很大,與此相關聯的有色金屬礦採選産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據了解,目前個別有色金屬粗加工産品的價格同比上漲幅度達135%。在市場需求及高額利潤的誘惑下,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千方百計擴大生産規模及産量。上半年,內蒙古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87.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54.5%。

  (四)電力供應比較充足

  近年來,內蒙古新增電力裝機陸續投産,使內蒙古電力供應能力大大增強,去年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得到有效緩解。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內蒙古電力供應比較充足,為企業生産提供了堅實後盾。目前,全區電力裝機容量已達2115.29萬千瓦,其中,1─5月份全區新增電力裝機容量120.3萬千瓦。1--6月份,全區發電量為636.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2%;全社會用電量達391.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2%,其中,工業用電量為33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1%。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三、當前工業經濟運作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産能過剩在部分行業客觀存在

  國家在宏觀調控中界定鋼鐵、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焦炭、汽車等行業産能過剩問題突出,水泥、電力、煤炭、紡織等行業存在潛在産能過剩問題,並提出將把解決和治理産能過剩作為近兩年宏觀調控的重點,取消了對鐵合金等高耗能産品出口的鼓勵性政策。內蒙古是鐵合金、電石等高耗能産品生産大省,近年來,國家、自治區下大氣力對我區鐵合金、電石行業進行治理整頓,關閉了許多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內蒙古鐵合金、電石行業受市場需求和價格的影響,生産增長加快,産量大幅增長,其中,鐵合金完成96.7萬噸,同比增長70%;電石完成172.6萬噸,同比增長50%;硅鐵産量增長更是高達77%。今後,隨著國家對産能過剩行業採取更為嚴格的宏觀調控措施,內蒙古這些行業的發展必將受到一定的制約,這一情況應引起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關注,根據內蒙古實際提出應對措施。

  (二)部分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上升較快

  據上半年統計,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5.35億元,增長52.77%。從行業看,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幅較高、所佔比重較大的行業有農副食品加工業(虧損1.89億元,同比增長4.4倍)、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虧損0.46億元,同比增長1.9倍)、紡織業(虧損1.1億元,增長1.2倍)、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虧損1.18億元,增長2.1倍)、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虧損3.20億元,增長83.2%)等,五大行業的虧損企業虧損額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的87.7%。

  (三)基礎産品價格全面上揚,企業生産成本加大

  今年上半年,部分基礎原材料、國際原油、國內成品油價格持續上漲,電價也有較大提高,導致企業生産成本加大。數據顯示,內蒙古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揚7.26%;受原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全區工業品價格仍保持漲勢。同時,受煤炭和鋼材價格漲幅回落的反向影響,工業品價格總體漲勢呈現穩中趨緩態勢。與上年同期相比,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準上漲2.6%;出廠價與購進價的“剪刀差”為4.7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導致上下游企業兩極分化。據上半年統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成本為134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2.25億元,增長39.9%,在增加的382.25億元中,由於原材料等購進價格上漲導致企業成本增加約67億元,因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準上漲而增加産值約25億元。因此,由於出廠價與購進價的“剪刀差”導致企業成本增加約42億元,分行業看,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增加7.3億元;通信設備、電腦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加4.5億元;食品製造業增加3.2億元;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增加1億元;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0.98億元;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0.73億元。

  (四)部分行業産成品資金佔用增長較快

  據上半年統計,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成品資金佔用165.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1%。從行業看,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40.8%)、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1.46倍)、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增長73.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5.3%)、食品製造業(增長41.3%)、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32.2%)、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29.3%)等七大行業産成品資金佔用增長較快。

  (五)節能降耗任務艱巨

  根據國家三部委關於GDP能耗公報制度要求,自治區統計局計算了2005年單位GDP能耗。計算結果為,2005年,全區單位GDP能耗為2.48噸標準煤/萬元,列全國各省區市第5位;單位GDP電耗為1714.1千瓦時/萬元,列全國各省區市第6位;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為5.67噸標準煤/萬元,列全國各省區市第3位,上述情況表明,內蒙古節能降耗任務艱巨,應引起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四、全年工業生産走勢預測

  上半年,內蒙古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較好,這既歸功於原有規模以上企業快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有賴於新建成投産企業的推動作用。從今年上半年來看,全區新建投産企業的數量要少於上年同期,這種局面可能要維持到年底,並且去年三季度後,有一些較大規模的新建企業投産並納入統計,同期産值基數逐漸加大。全年工業增加值增速預計在30%左右。

  五、採取積極有效措施,保持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著力緩解生産要素的制約

  努力協調生産要素供需矛盾,保證企業正常運轉。一是切實做好優化配置、盤活存量、集約利用這三篇文章。優先支援重點工業項目建設。二是加強煤電油運的協調。特別是強化電力運作和需求管理,實施好有序用電方案。著力抓好迎峰度夏工作,確保供用電局面基本穩定。三是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和合作。建立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與資金聯動的長效機制,爭取更多的工業信貸支援;試行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辦法,努力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二)加強宏觀引導,優化提升結構

  加強對企業的正確引導,堅持有保有壓,優化提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加強經濟運作的預測預警,為企業生産經營提供決策諮詢和資訊導向服務。重視發現和研究解決苗頭性、傾向性、趨勢性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建議。正確引導企業行為,鼓勵企業加快發展。

  (三)積極抓好工業投資項目的建設

  大力抓好重點投資項目的實施。盡力組織實施一批帶動性強、投資規模大、技術水準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投資項目,突出抓好合力攻關和産業化。加強對企業投資的正確引導,提高投資效率。既遏制部分行業低水準盲目擴張,又注重解決高新技術産業投資不足的軟肋。加大高耗能行業的整合力度,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使高耗能企業健康發展。積極適應加強投資領域宏觀調控的新情況,引導企業更加注重技術改造,保持製造業投資對工業經濟增長的必要拉力。

  (四)加強節能降耗,提高工業經濟運作品質

  當前內蒙古工業能源消耗佔全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78.9%。工業企業的節能降耗在我區更顯重要。2005年,從行業看,工業耗能大戶主要集中在五大行業,分別為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耗能3733.77萬噸標準煤,佔工業耗能的43.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耗能1459.44萬噸標準煤,佔工業耗能的17.1%)、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耗能869.26萬噸標準煤,佔工業耗能的10.19%)、煤炭開採和洗選業(耗能701.07萬噸標準煤,佔工業耗能的8.2%)和非金屬礦物製品業(耗能563.27萬噸標準煤,佔工業耗能的6.6%),這五大行業耗能總量為7326.81萬噸標準煤,佔工業耗能總量的85.9%。因此,要完成全區“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工業節能降耗是關鍵。應在全區工業行業強化節能意識,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轉變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注重發展品質。推進科技進步,應用先進節能技術。積極開發和採用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依靠科技求節約、依靠科技創效益,堅持以節能降耗求生存、促發展。優先選用高能效、低污染産品。積極開發、優先生産市場需要的節能産品。以利於提高工業經濟運作品質。

  (五)積極發展迴圈經濟

  引導企業自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低投入、高産出、低消耗、高效率、可迴圈、少排放的發展新路,降低工業經濟增長的成本和代價。一是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提高資源生産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發展工業迴圈經濟。廣泛推行清潔生産標準和措施,強化清潔生産的監督管理。二是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資源節約迴圈利用的技術和産品,落實重點行業資源迴圈利用産業鏈項目。三是以節能、節水、節地和節材為重點,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全面節約使用各種資源,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自治區政府應儘快制定出臺一批有關節約資源、降低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和措施,以確保我區工業經濟健康、持續、穩步快速增長。
 
來源: 上海證券報

編輯:weim

[責任編輯: system]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