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中國拉開稅收徵管體制改革大幕

2015-12-25 15: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題:中國拉開稅收徵管體制改革大幕

  以官方24日對社會公佈《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為標誌,中國新一輪稅收徵管體制改革正式啟動。

  從這份“路線圖”來看,本次改革有三大亮點。

  全方位覆蓋

  中國現行國稅、地稅機構分設的徵管體制建立於1994年。20多年過去,這套體制運作平穩、成效顯著,但同時也在職責劃分、執法、辦稅、組織管理等多方面都累積了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此情況下,涵蓋稅收徵管體制的方方面面便成為本次改革的一大突出亮點。

  從方案來看,改革的六大主要任務“內外兼修”、“雙管齊下”,既包括理順徵管職責劃分、轉變徵收管理方式等降低國內徵稅、納稅成本,提高徵管效率的舉措,也有深度參與國際合作,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嚴厲打擊國際逃避稅等措施,提高中國國際稅收影響力的內容。除要求對納稅人加強管理、改善服務外,還提出要加強對近80萬稅務官員的考核,解決稅務機構自身存在的問題。

  國稅總局局長王軍對記者表示,這六大改革任務相互關聯、相輔相成,覆蓋稅收徵管體制的各個方面,綜合性強。官方旨在通過這一改革,到2020年建成現代稅收徵管體制,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

  深化國稅、地稅合作

  針對此前國稅、地稅或將合併的傳言,方案明確提出,要“發揮國稅、地稅各自優勢,推動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資訊高度聚合”。

  “這就是説,改革是在堅持國稅、地稅機構分設的基礎上,對現行徵管體制的完善,而不是合併兩套機構。”王軍表示,國稅、地稅機構之所以“合作不合併”,原因在於分設的基礎即分稅制的財政體制沒有改變,且中央和地方稅務機構分設是大國的共同選擇。

  服務徵管“含金量”高

  服務性強是此次改革的另一大亮點。

  王軍指出,目前中國稅收服務不規範問題突出,“不僅甲、乙兩地差別大,國稅、地稅之間也很不一致”。有鋻於此,此次改革將更加注重讓納稅人獲得更規範、便利、高效、放心的服務。

  方案明確,要“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並列出了一系列緊湊的改革“時間表”,如2016年實現“前臺一家受理、後臺分別處理、限時辦結反饋”的服務模式,2017年基本實現網上辦稅,以及跨區域經營企業辦稅事項全國通辦等。這意味著屆時納稅人可以少跑腿、少費時、少費錢。

  “方案50%的內容都是在強調如何進一步為納稅人提供更好服務,在這方面‘含金量’很高。”王軍説。

  實際上,目前中國不少地方已經在改善納稅服務上有所進展。據媒體報道,全國已經建成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5000多個,越來越多的納稅人可以享受到“進一家門,辦兩家事”的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納稅人不斷增加,企業跨區域、跨國經營已成常態。為納稅人改善服務的同時加強徵管,防範逃避稅也變得尤其必要。

  方案提出,要提升大企業稅收管理層級,構建以高收入者為重點的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全面推行電子發票,從源頭上防範逃騙稅和腐敗行為。(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