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我國機器人産業迎來發展良機

2015-12-10 13:31 來源:中國財經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供給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我國工業企業對機器人的需求呈現上升態勢。同時,我國産業結構升級迫切,國家政策導向明顯,特別是《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我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標,這為機器人産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發展契機。目前我國機器人産業發展現狀如何?怎樣促進機器人産業健康發展?就此相關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陳傑教授。

  我國機器人産業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機器人研究始於上世紀7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涵蓋整個機器人産業鏈的技術研究與産品開發能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陳傑告訴記者,按照機器人各自的特點、關鍵技術、應用領域上的不同,機器人可以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

  陳傑介紹説,工業機器人主要由電機、減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組成。目前,跨國企業在高端領域佔據絕對優勢,市場佔有率達90%以上。不過目前我國機器人産業已經有了一批骨幹企業,在各領域中低端市場有一定競爭力,正在向高端市場挺進。

  服務機器人執行的是高速、高精度的複雜任務,工作在不確定的複雜環境,與人共處,其關鍵技術包括視覺、感知、導航、人機安全、人性化交互智慧控制等。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在2005年前後初具規模,目前與國外的差距相對小些。

  特種機器人需執行特殊任務,其研發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國防、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比如空間作業、深海、極地探測,反恐救援等。特種機器人應用在極限環境,除了一些機器人的通用技術外,為適應高溫、高壓、輻射、大尺度等極限工作環境和特定任務需要,將在專用機構、特殊防護、高可靠性要求以及遙控操作等特殊匹配技術上不斷突破,並在任務牽引、應用實踐中形成工程化系統産品。

  陳傑介紹了我國機器人産業在這三個方面的發展情況。

  在工業機器人方面,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在新的應用領域有望取得突破,但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遠低於發達國家水準。由於面臨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對工業機器人需求增長,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但國外企業已經在傳統汽車製造、電子領域佔據壟斷地位,我國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的難度較大。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已逐步擴展,將從傳統汽車工業向3C、機械加工、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領域滲透推廣。我國可以將這些領域作為發展工業機器人的切入點。

  在服務機器人方面,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數據顯示,服務機器人的年均增長率達20%以上,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競爭日趨激烈。面對社會轉型發展對服務機器人需求的增長,我國服務機器人需求將出現井噴式發展。服務機器人一般需結合特定市場才能開發,本土研發機構和企業更易結合特定環境和文化進行開發並佔據良好市場地位,保持一定競爭優勢。此外,國外服務機器人企業也屬新興産業,大部分成立時間較短,這使我國服務機器人産業面臨較大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服務機器人在産品功能上將朝更實用、更安全,人機交互、智慧學習以及環境感知和適應能力更強、低成本等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服務機器人在人機交互、機器人運動控制、跨尺度機器人協同操作、多機器人系統研究領域有技術優勢,比如,北京理工大學的倣人機器人的倣生運動規劃和控制、微納機器人協同操作與組裝、軍民兩用的多機器人協同作業等技術處於前列水準。此外,在服務機器人産品方面,我國在清潔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烹飪機器人、教育娛樂機器人、自平衡雙輪移動機器人等領域,已經形成了系列産品。

  在特種機器人方面,我國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例如,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在水下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集中力量進行了技術研究與産品開發,從研製進度與産品應用來看,處於世界同步水準。

  産業基金助推我國機器人産業發展

  據了解,與機器人相關的新興産業包括無人機、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我國的機器人研發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發展空間較大。多個權威機構預測,到“十三五”末,我國機器人産業集群年産值預計將突破1000億元。

  陳傑認為,機器人是集機械、人工智慧、控制、電子、資訊、材料、生物、醫學等多領域先進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具有應用範圍廣、輻射滲透力強、産業技術引領作用大等突出特點,其研發、製造和應用不僅促進相關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而且能夠促進裝備製造、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發展,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和傳統産業升級換代、增強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方面具有根本性、廣泛性、關鍵性帶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有關部門正在考慮用産業基金方式支援機器人行業發展,從擴大市場消費、加大金融支援等多方面給予機器人産業實質性支援。業內人士分析説,以設立産業基金的方式支援機器人的發展,是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有力舉措,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通過規範基金運作,積極引導和帶動巨量的社會資本向相關領域積聚,在以往科學研究與市場導向之間搭建起有效導向橋梁,營造持續、具有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發展熱點和競爭熱潮,將在推動機器人産業加速發展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陳傑告訴記者,産業基金是規範政府扶持産業發展方式的有效手段。産業基金可以改善和補充以往政府單純採取科研計劃、補貼、獎勵、貼息等“一次投入、一次使用”的投入方式。在機器人研發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尚未形成“産學研需”相結合的格局,導致技術成果轉化率低、産業化能力不足。多年來,高校院所往往側重於科學技術領域的前沿和高新,與實際應用、産業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企業方面,由於研發力量薄弱,大量研究成果束之高閣,成果轉化率和産業化率不高,嚴重制約了我國機器人産業的發展。

  陳傑建議,中央財政出臺政策或利用産業基金支援機器人産業發展,引導和促進機器人産業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以技術發展為導向,整合包括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在內的整個社會資源,進行前瞻性佈局和技術研發、加速技術成果轉化,從而實現我國機器人産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特別是産業基金的投入,將大力扶持機器人産業的發展,扶持企業成長,促進機器人産業的“産學研需”結合進程,有利於推動我國機器人科技研發和産業化進程,使機器人科技及其産品更好為推動發展、造福人民服務。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