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雙輪驅動 國企並購重組潮涌

2015-12-04 10:18 來源:中證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年底將至,央企重組風雲再起。國資委日前宣佈南光集團和珠海振戎實施重組。在股市,央企、國企改革板塊表現活躍。業內人士表示,國企“三個一批”的改革與供給側改革四個階段是相吻合的,供給側改革將促使國企改革加速,而國企改革將通過鼓勵企業創新、重組與清退、增加有效供給推動供給側改革。在國企改革與供給側改革的雙輪驅動下,央企、國企的兼併重組將提速。

  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

  “新供給經濟週期與國企‘三個一批’的改革是吻合的。”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央企改革要解決三個“一批”,即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這與供給側改革的四個階段是相對應的,即新供給形成階段、供給擴張階段、供給成熟階段和供給老化階段。

  李錦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經濟增長速度降低、趨勢向下階段,因為目前較多行業處於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供給側改革最終要落到結構改革上,通過比例的調整來設計新結構、改善效率,通過創新來提供新供給,通過改革來構建新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鼓勵國有企業創新、重組與清退。通過創新發展一批企業,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全面提升中國各方面的要素生産力;通過重組,提高國企的效益和競爭力;通過清理退出一批企業,對於鋼鐵、水泥、煤炭、油氣、有色金屬、玻璃等上游板塊進行較大力度的結構性調整,要定下目標,有路線圖、實施圖,下大力氣解決“僵屍”企業的問題。

  中投顧問産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認為,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相輔相成。供給側改革有望降低企業經營的制度及社會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為國企改革創造環境,同時供給側改革要求優化供給結構,這將促使國企改革加速。國企改革將改善資源配置現狀,提高國企生産經營效率,激發國企創造性,推進供給側改革步伐。未來二者將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共同驅動中國經濟發展,為中國經濟創造新的動力。

   政策力推並購重組

  近期,國企並購重組政策面不斷加碼。國資委主任張毅日前撰文指出,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按照“做好增量、盤活存量、主動減量”的思路,加大國有企業、國有資本調整力度,促進轉型升級。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近日在全國國資委系統指導監督工作研討培訓班上表示,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推動企業重組和資源整合。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歐陽澤華表示,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望形成新一波企業並購浪潮。

  目前,在國企改革“1+N”配套措施中,《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關於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關於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産監督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意見》、《關於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等5個文件已發佈。國務院正在督促各相關部門抓緊推進配套改革文件出臺。

  目前,鼓勵和規範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指導意見、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已經中央深改小組審議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指導意見、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方案、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配套文件也有望陸續下發。

  李錦表示,隨著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組建以及“三個一批”的提出,並購重組將迎來一個新的局面。並購重組不僅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式,同時與調結構、轉方式是聯動的。

  在一定時期內,並購重組將成為國企改革發展的中心樞紐,強強聯合、拆分重組、混合參股、關停並轉、內部重組等多種方式的並購重組案例將持續涌現。

  扈志亮表示,隨著改革措施加速落地,央企、國企的兼併重組將提速。國企改革是國家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中國經濟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要求央企、國企加快自我調整的步伐,推動資源整合,提高經營效率。近期相關央企下屬上市公司密集披露集團與公司改革動作,有望重新點燃市場對於國企改革的預期。

  他認為,未來國企並購重組將沿著幾條路徑推進。一是對於産能嚴重過剩,市場競爭相對充分的行業,通過並購重組,減少企業數量,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二是對於自然資源壟斷性行業,可以參照電改方案,從不同環節入手拆分業務,引進民營資本,增強競爭力;三是通過借助資本市場,建立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四是對於央企來説,整體上市可能是其主要的並購重組路徑。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