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由服務業增長驅動的態勢愈加清晰。昨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我國三季度GDP初步核算情況,數據顯示,第三産業生産總值為85709億元,同比增長8.6%,繼續成為拉動經濟中堅力量。細化到具體産業,金融業同比增長16.1%、住宿餐飲業同比增長6.5%、其他服務業增長9.5%,領跑漲幅榜。
儘管三季度經濟增長放緩程度低於預期,但富有韌性的服務業未受到股市暴跌的影響,甚至抵銷了一部分工業生産持續疲弱的負面影響。在此前召開的國民經濟運作情況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介紹,前三季度,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1.4%,佔據國民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這是繼2013年第二産業佔GDP佔比首超工業後,服務業發展迎來的又一個里程碑。有分析認為,中國經濟正呈現出製造業萎靡但服務業強勁的“雙速經濟”態勢,産業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
事實上,為擴內需保增長,多部委已圍繞促消費多個議題密集上會討論並出臺政策。5月25日,財政部宣佈下調部分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稅率,以滿足國內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8月11日,國務院首次將帶薪休假、錯峰休假、“2.5天假期”一併提出,並明確將旅遊投資和消費並重;最新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完善農村地區寬頻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並加快發展農村電商。在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看來,隨著國內消費結構的轉變,網路消費、資訊消費增長很快,而消費稅降低等措施也為消費增長創造條件,服務業正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漲幅依舊迅猛,但相比上半年,金融業對於實體經濟的拉動作用已明顯減弱,業內擔憂,資本市場對經濟增速的支撐將難以為繼。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卻持樂觀看法,“股市波動確實影響到了資本市場,但是金融業的大頭仍然是銀行業貸款和債券,只要這兩塊保持平穩態勢,金融業增加值波動就不會太大”。(記者 肖瑋 實習記者 張暢)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