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抓緊出臺方案,完善相關規定,對統籌使用沉澱的存量財政資金建立任務清單和時間表,對工作不力的嚴肅追責。
有心者不難發現,新一屆領導集體主政以來,“盤活存量財政資金”已經成為一個高頻度出現的政經語匯。其中僅自2014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就已先後七次在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及要“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而且相應的要求也越來越細化,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嚴格。
反覆強調、不斷施力的原因,蓋在於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是適應、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決勝環節之一。這項工作完成得好壞,至少將在以下幾個基礎性領域形成截然不同的政策效應。
首先,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是打造經濟新引擎、提高經濟內生動力的必要舉措。這主要體現在當前經濟增長傳統動力趨弱,中央審時度勢提出,加大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以及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而打造新引擎,無疑需要各級財政進一步發揮引導、示範、杠桿作用。再考慮到當前各級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地方政府債務約束加強,因此,要破解這組“支”與“收”的矛盾,必須從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入手。
其次,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是改造傳統引擎、提高投資效率的重要抓手。這主要體現在基於種種原因,過去以及未來可預見時段內,中國各級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財政資金的投放效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整體投資效率。
但是過量財政資金閒置顯然有悖于效率取向,因為資金閒置的另一面,往往是以年底“突擊花錢”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短期集中支付方式,而這種幾成常態的現象,且不説其是否隱藏盲目支出乃至浪費等弊病,最起碼,由其反映出的公共資金預算編制、執行以及績效評估有欠完善,是不利於效率提升的。
第三,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有效手段。這主要體現在:要提高企業投資意願與居民消費需求,就必須切實扭轉融資難、融資貴等現象,而現在的問題是,儘管貨幣當局已經相應採取一系列數量型與價格型並舉的寬鬆政策,但銀行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此過程中仍然頗為吊詭地背道而馳、一路上行,因此,這就反過來説明,在財政/金融一體化加深背景下,貨幣政策目標已越來越無法單純依靠貨幣政策來實現,而盤活存量財政資金,正是當下有效增加資金供給的一劑良藥。
當然,再三強調某項任務,除了因為其重要,還往往因為其艱難。盤活存量財政資金一則難在技術複雜,需要對方方面面習慣做法乃至制度設計做出新的統籌安排;二則難在利益糾結,而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動靈魂還難”,這是改革最大的難點。改革者唯有“咬定青山不放鬆”,方能步步為營,積小勝為大勝。(特約評論員 葛豐)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