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應對新興市場撤資潮中國需防範熱錢涌入

2014-02-18 08:5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英國廣播公司(B B C )中文網日前刊文,分析美國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引發的新興市場撤資潮對中國的影響。文章認為,不同於其他新興國家,中國無需過於擔心資金的流出,相反,中國政府需要做好“守城”準備,以防範新一波熱錢借助影子銀行和地方債務問題涌入,衝擊國內市場。文章題為《新興市場撤資 中國演攻防戰》,摘要如下:

  美國逐步退出量寬措施,導致新興國家的撤資潮暫未停止,為防範新一波遊資涌入衝擊國內市場。中國政府只好做好“守城”準備。

  美聯儲已經連續兩個月宣佈削減債券購買規模,美國退出寬鬆貨幣措施已成定局,這導致新興市場貨幣暴跌,撤資潮一波接一波。

  自年初以來,阿根廷比索不到一個月貶值22%,下行趨勢如吃了瀉藥般仍在繼續。隨著資金外逃,流動性不住地收緊。除了阿根廷,土耳其、烏克蘭、印度、印度尼西亞等新興國家過去一個月內也不能獨善其身,命運跟阿根廷差不多,其中巴西、南非、印度、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更被封為“脆弱五國”。

  國際金融協會最近發佈的一份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新興經濟體股市已平均下跌7.5%;而美國全球新興市場證券基金研究公司的統計顯示,今年1月新興經濟體股票市場基金和債券市場基金分別凈流出資金122億美元和46億美元。

  隨著資金外逃,新興市場廣泛被唱空,即使中國政府一再強調今年經濟增長可以保持在7.5%的範圍內,但仍逃不出被唱空的命運。全球最大債商、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有“債王”之稱的比爾·格羅斯日前在接受訪問時稱,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問題是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這是市場面臨的最大威脅,投資者的不安情緒加劇,因此需要尋求安全資産投資。

  經濟學家及證券分析師則多認為,雖然中國高增長年代不再,但目前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健,仍可以在新興市場撤資潮中獨善其身,而且全球經濟是緊緊相扣的,各國也在積極溝通協助新興市場渡過這次難關。

  值得注意是,中國政府不擔心資金流出,反過來更注意防範遊資借機流入,對金融市場造成衝擊。因為對套利的炒家而言,只要能營造中國經濟變數大、風險高的氛圍,就可以在美聯儲退市的大環境下,利用疑慮心理在金融市場製造圖利的波幅。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向B B C中文網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3.82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屬於順差,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賬戶和貿易收支經常是逆差。即使有資金外流,對中國來説也不是一件壞事。此外,中國經濟增速仍高於很多國家,資本在中國仍能掙到錢,所以資金流出壓力不大。

  沈建光分析,目前市場上有對中國經濟看空的講法,也有另一派反過來唱好中國經濟及財政穩健,可作近期新興市場撤資潮的避風港,加上人民幣今年仍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間,可能導致未來一段時間內地貨幣信貸進一步膨脹,房地産的泡沫愈吹愈大。

  因此,未來日子對中國政府政策上更大的考驗可能是熱錢的衝擊,其中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影子銀行的資金氾濫。中國內地的影子銀行規模,據一些不完全的統計,已膨脹至30萬億元人民幣,當中不少是透過理財産品,經銀行資金流向影子銀行,再貸款給高風險行業,所以當中存在影子銀行的問題,可能有朝一日由政府與銀行“兜底”。

  另一個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感到頭痛的問題是地方債務。國家審計署去年12月底公佈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近年來增長迅速,其中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直接+或有)2010年底為10.7萬億元人民幣,2013年6月底增至17 .9萬億元,兩年半增長67.3%。

  地方債規模在兩年半內暴增近70%,今年是地方債償債高峰期,個別地方政府的償付能力存疑,週邊投資者可以借個別地方政府的財務難題,伺機唱空中國套利。

  另外,實德金融集團行政總裁陳柏楠稱,新興國家的撤資潮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這輪撤資因美聯儲的逐步退市而起,必須密切留意美國的退市動向才知道這輪撤資潮將維持多久。

  至於由新興國家撤出來的資金走向,陳柏楠指出,一是回流美國本土,二是進入歐洲市場,三就是中國,包括香港市場。目前中國的經濟基本面雖然良好,但內地仍然嚴控資金的進出,目前看不到遊資會有急涌入內地市場的趨勢,最大可能是借香港的市場投資內地可升值的板塊。

[責任編輯: 楊麗]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