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中國持有萬億美債緣何還要引資?

2014-01-20 09: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持有萬億美債緣何還要引資(熱點聚焦)

  引進外資並非缺錢 全球範圍整合資源

  近年,中國用外匯儲備購買了上萬億美國國債,對此,有人質疑,為何一方面花外匯買美債,另一方面又大力引進外資?專家指出,目前,持有美債是實現外儲保值增值最安全的辦法;吸引外資不是為解決資金問題,而是為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研發和行銷渠道等。用外儲買美債與吸引外資的目的不同,二者之間沒有矛盾。

  1 外儲六七成是美元資産

  中國是外匯儲備大國,最近又創歷史新高。據統計,截至去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高達3.82萬億美元。

  實現外儲保值增值是外匯管理部門的一大重任。外儲中六七成是美元資産,長期以來,購買美國國債是外儲投資主要渠道。據美國財政部公佈,2013年11月,中國持有美債總額為1.3167萬億美元,較10月修正後的1.3045萬億美元增加122億美元,目前仍為美國最大債權國。

  為擴大外儲投資渠道,管理層近年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成立中投公司、購買其他國家的投資産品等。但目前收效並不明顯。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表示,目前我國利用多餘資金,尤其是利用外匯資金的能力不足。中國對外投資存在一些障礙。投資美債相對來説安全性較高,多年來已成為收益率較穩當的産品。

  2 引資目的在於“要素包”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很大部分得益於從境外引進大量外資。早期引進外資中,既包括當時緊缺的進口生産資料的外匯資金,也包括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設備和技術。如今,引資內容發生了重大變化:資金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國外的“要素包”——技術、管理、經營模式等。

  緊缺外匯的時代已成過去式,我國引進外資大部分是外商直接投資,外資所帶來的資金、技術、管理、品牌、人才以及渠道等關鍵要素集合體,對於外向型經濟佔重要地位的中國來説更具有意義。“如果僅是為了解決外匯資金不足的問題,現在我們就沒必要引進外資了。”首都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謝太峰對本報記者説。

  外商投資給中國帶來的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作用不可否認,吸引外資是中國的長期國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表示,外資帶來的市場是不可估量的。全球衡量一個國家的市場活力,就看它跨國企業的數目多少。許多先進産品需要外資的進入才能帶動國內相關産業的發展,中國到什麼時候都需要引進外資。

  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吸收外資平穩回升,從2月份起連續11個月單月吸收外資保持正增長。全年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22773家,同比下降8.6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75.86億美元,同比增長5.25%。

  專家指出,質疑“大量買美債為何還引進外資”的人可能不明白,外匯儲備主要用於進口所需物品或在海外投資,而現在引進外資的重點是吸引外商在國內投資,兩者的目的和功效不同。

  3 調結構漸由“量”到“質”

  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中國利用外資的理念、目標、方式發生變化,吸引外資逐漸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與優化。今後,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外國投資以及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吸引的外資比重將進一步上升。

  對於引資結構的調整,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郝紅梅認為,主要表現在以降低生産或經營成本為目的的“成本型”投資比重下降,“市場型”投資比重逐漸上升。這種結構的變化,將取決於市場開放和政策制定的力度和次序。

  “引進外資要符合我國産業發展的方向”,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本報記者説:“我把今後引資方向概括為‘一擴一提’:擴大服務業規模,以符合我國産業結構調整方向;提高製造業水準,以符合我國産業升級方向。”

  張小濟表示,未來外資引入的主要方向是流向服務業和製造業,其中服務業更多的是面向國內市場,包括物流、金融、商務等多個領域;製造業則同時面向國內和國際,進一步打開雙邊市場。本報記者 羅蘭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