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確實處在由高速增長階段向中高速增長階段轉換的進程中,但增速減緩並不意味著衰落,而意味著重點從追求速度向追求品質轉變,意味著經濟轉方式調結構邁出紮實步伐
再過幾天,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3年新領軍者年會就要在大連開幕。今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形勢變得更加複雜,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發展速度減緩,“金磚褪色論”、“中國經濟撞墻論”、“中國模式不可持續論”又開始抬頭。中國經濟狀況到底怎麼樣,一定會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
要了解中國經濟狀況,可以看數字。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作基本面正常,主要經濟指標處於合理區間:GDP增長7.6%,繼續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CPI漲幅2.4%,低於3.5%的控制目標;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高於去年同期。特別是7月以來,進出口增速雙雙恢復正增長,工業産出、固定資産投資和房地産開發投資等重要指標增速都在加快。用英國《金融時報》的話説,“看來,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臨急劇下滑的擔心有些過頭”。
要了解中國經濟狀況,可以進行比較。比起前些年兩位數字的經濟增長,7.6%的增速是不算快。但考慮到國際金融危機後複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全球需求萎縮造成的巨大缺口,7.6%的增速已不算低。再環顧其他主要經濟體,今年第一、二季度,美國經濟分別增長1.9%、1.7%,歐元區分別同比負增長0.7%、0.2%,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增速普遍回落,7.6%的成績可謂來之不易。中國仍無愧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較勁”之時,此次增速適當放緩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政府主動轉方式、調結構的結果。放緩實際上意味的是:不再以能源、資源的高消耗和生態環境惡化為代價換取高速增長,也不單純靠投資、外需拉動增長,新的中國增長模式正在形成。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