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資訊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提出拓寬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從物流、支付、金融等多方面全面支援電子商務發展。意見顯示,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8萬億元,網路零售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
據相關權威機構出具的數據,2012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經突破了8.1萬億元,近年來連續增長超過30%;網路零售突破1.3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7%。此外,據工信部發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電子商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4.98萬億元,增長45.3%。
在此背景下,為了分得電商市場利潤的“一杯羹”,傳統企業轉型電商、紛紛“觸電”已成必然趨勢。然而,並非是傳統企業想轉型就能成功的,傳統企業如何轉型成為關注熱點。
認識不足是關鍵障礙
在日前舉行的全國網際網路年會上,單仁資訊集團董事長單仁在演講中針對傳統企業轉型電商時指出,很多企業對電商的觀念存在誤解,認為電子商務就是網上做零售,就等於去淘寶開店,就是去阿里巴巴做會員。實際上,傳統企業“觸電”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其片面地認為在網上有個售賣點、展示點就能打開網路渠道。
對於此問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企業的確存在對電商認識不夠的問題。這樣的認識會在最大程度上限制傳統企業的發展。因為傳統企業關於網際網路的思維並不強,在這一新的領域並未有足夠的了解,相應的管理思想和人才也沒有跟上。
為了克服這兩大障礙,企業應該做的是什麼?張周平表示,“企業的高管或領導應該培養對電商的深刻認識,培養電商的思維,用以領導企業步入真正的電商軌道,並且在執行上把握力度。”
“觸電”後的發展講求適應
此前,業內的觀點普遍認為B2C會成為以後電商的主流模式。近日發佈的《2013年上半年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上半年,我國B2C家電網購市場規模已達530億元。當記者問及傳統企業“上網”後應以何種模式為主時,張周平説道,“B2C模式這兩年來的確發展得很好,也適合中國眾多的中小企業。但我不認同主流末流的説法,目前B2B模式也仍然大量存在。”
今年6月線上線下兩個公司合二為一的蘇寧雲商,上半年電子商務業務實現商品主行銷售收入106.13億元,同比增長101%,其開創的O2O模式也備受業內及媒體稱讚。有關業內人士向筆者透露,蘇寧營利的原因在於其原有的品牌及市場,且有能力去把控整個供應鏈,O2O模式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並不應廣泛效倣,各企業應聯繫自身實際,探尋並走適合自身的模式。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沒有必要效倣蘇寧獨立開發電商系統,利用現有的平臺資源,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便可。而前述的諮詢師告訴記者,“蘇寧利用O2O模式,消除了中間商,這其中的利潤前期投入大,後面就收回來了。且其實行線上線下一個價,線上沒有門店,人員成本也降低了,肯定比單純的線下要好。”
在大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觸電”後的傳統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立足於競爭日益激烈的電商市場?對此,張周平認為,未來的大數據具有很大的價值,其立足點是消費者和用戶。企業在此背景下應利用原來積累的客戶關係、數據資訊以及品牌知名度,並在電商平臺上收集更多更新的數據,對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和消費習慣進行預測,進而採取對應的措施,提升自己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傳統企業成電商主角
傳統企業“觸電”後,是否會在電商市場中站穩腳,進而戰勝原生電商呢?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裏研究中心日前發佈研究報告稱,截至2012年底,有59.57萬個淘寶網店開在村、鎮上,典型的淘寶村在全國就有14個。而作為“淘寶第一村”的浙江義烏青岩劉,更是擁有2000多家網商、30多家快遞公司,年銷售額達15億元,全民皆“商”。但時下,這個“淘寶第一村”卻日漸衰微,難以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有專家認為,除了受自身模式和逐漸惡劣的創業環境影響,這些原生的原生網店的“倒閉”更多的是因為受到了實體店紛紛“觸電”這一趨勢的衝擊。
相對於原生網店或電商,傳統企業“觸電後”有著更多更明顯的優勢。“傳統企業有著更豐富的線下經驗和更多的資本,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也更強。”張周平在接受採訪時説道。此外,他還表示,阿裏、京東、淘寶這三大巨頭過去的確在電商領域獨領風騷,但隨著傳統企業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觸電”,他們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甚至會在與這些“觸電”的傳統企業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有關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很多行業升級電商後比原生電商更具優勢,線下的功能轉移為體驗和物流供應,線上利於産品的推廣和銷售。
“傳統企業因為有著上述的優勢,很有可能在競爭中取勝,成為電商的‘主角’。”張周平表示,美國十大電商巨頭中有8位是傳統企業升級而成,按照現在電商市場發展的趨勢,我國也可能會沿著這條軌跡走下去。《工人日報》(2013年08月28日 07版)實習生 羅曉蘭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