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8月1日:“全國燒烤模式”考驗公共服務的“涼心”

2013-08-01 14: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涼慰”勞動者,是“必須”而非“應當”

  毫不誇張地説,極端高溫天氣的突然降臨,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相關法律規定的落實力度,照出相關部門的責任擔當,也照出一個社會的良知和良心。只有讓管理辦法長出鋒利的“牙齒”,並通過嚴格而及時的監管,讓違規者付出代價,才能真正倒逼用人單位增強責任意識,做到長記性、花心思。

  緊急啟動高溫關懷應急響應

  許多人往往並沒有把持續高溫和風雨雷電等一起歸入自然災害,但大範圍、長時間的酷熱,已嚴重影響多個城市的生産生活,並直接危及公眾生命健康。在杭州,一位74歲保潔員高溫下掃馬路猝死。在上海,已有兩例重症中暑患者死亡。當高溫熱浪成為“全民公敵”,尤其成為老弱病殘、特殊崗位、困難家庭難以承受之重,政府部門和全社會必須緊急行動起來,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廣大民眾經受住“烤”驗。

  “燒烤時節”要有“熱災”概念

  就像央視評論員白岩松的觀察:持續的高溫其實也是一種自然災害……但是,在今日的熱浪翻滾中,我們似乎還不習慣把高溫當作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去直面。於是,氣象部門負責高溫預警,而防災抗災多限于各個用人單位的自行其是,根本沒有形成一套能夠系統應急的社會抗災管理體系。

  “全國燒烤模式”考驗公共服務的“涼心”

  高溫不亞於一場災難,這道理大家都明白。政府部門一方面要重視勞動者的高溫權益保護,另一方面主動提供公共納涼服務,不讓“熱死人”的悲劇因為工作的無奈或者生活的貧窮而發生。城市管理者能借鑒芝加哥所謂“窮人災難”理念,來儘快構建國內城市的高溫管理機制。

  在熱浪中探索城市熱災管理體系

  近些年,一些發達國家開始構建城市熱災管理體系,像抗擊震災和水災一樣對待“熱災”。譬如芝加哥市就規定,氣溫達到40.6度以上,全市啟動緊急計劃,所有市政建築都要進入24小時製冷狀態,免費開放供市民乘涼。這些理念和實踐,對於正在經受高溫炙烤的國人來説,顯得尤為寶貴。

  相比“高溫”,高溫工作者更關心“飯碗”

  表面上看,高溫工作者只顧著在烈日下揮灑熱汗、埋頭工作,而無暇顧及高溫問題,難道他們不怕熱嗎?不是不怕熱,因為相比怕“熱”,他們更怕耽誤了工作,少賺了錢,甚至丟了“飯碗”,在“高溫”和“飯碗”面前,孰輕孰重,答案不言而喻。為什麼高溫工作者怕丟了“飯碗”、怕自己或全家人挨餓呢?因為,不遵守《勞動法》胡亂開人、不能保障勞動者合法、正當節假日權利的不良企業老闆和事業單位大有存在,因為嚴重剝削低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者的現象還隨處可見。高溫工作者也想休息,可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手裏拿的不是鐵飯碗,也不懂得維權,圖一時“涼爽之快”,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可能就是失業和挨餓問題。

  高溫應急需要政府出出汗

  當下,正在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面對各地的“燒烤模式”,需要各級政府圍繞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真正做到紅紅臉、出出汗。群眾在哪,黨員幹部就應該在哪。高溫之下,政府部門應該去戶外施工場地體驗監察,對無視高溫作業人員權益的企業進行嚴肅查處,幫那些不能放假停工的單位想辦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出出汗、才能體諒民之艱辛、才能落實群眾路線。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我們和五花肉只差一撮孜然的距離”,並不是什麼幽默的笑話,而是活生生的現實。無暇反思高溫“燒烤模式”的原因,當下需要做的是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務管理體系發揮作用,讓普通市民和高溫作業的勞動者涼快下來,既是“涼”心的需求,更是良心的考驗。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