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煤灰漫天蘋果長煤基因 張家口污染影響村民生活

2013-06-26 13:4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號:       轉發 列印

  張家口,一個文化歷史名城,一個環保部讚賞有加的城市,可是當記者沿著110國道前行,卻陸續發現了煤場、礦山、採石場到處煙塵漫天。村民們種果樹種出的是黑蘋果,田地長不出莊稼。

  懷來:煤場旁村民14年活在黑暗世界,蘋果長了“煤基因”

  從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沿110國道往東,一路上看到的幾乎都是灰黑色。路是黑的,田地是灰的,就連本應翠綠的行道樹,也是灰綠色的。幾十家煤炭銷售點就分佈在公路兩側。

  記者趕到一個距離張家口市懷來縣土木村大約2.5公里的土木煤炭市場,這裡被稱為中國十大煤炭市場之一。記者看到,這個煤場裏到處是露天堆放的煤炭,沒有任何覆蓋遮擋,幾臺挖掘機正在煤炭上進行作業。每當有風刮過,就會有大量黑色的粉塵被風裹挾著騰空而起,散向空氣中。

  這裡的村民告訴記者,這個煤場每天都會篩煤,只要鏟車一裝煤,就會立刻揚起漫天的灰塵。

  村民們告訴記者,眼下還是煤炭銷售的淡季,大部分煤炭銷售公司都處於半歇業的狀態,污染的情況還不是最厲害的。如果趕上煤炭銷售旺季,各家煤炭銷售公司篩煤時産生的煤灰匯聚起來,能覆蓋到整個村莊的上空,讓人躲都沒地方躲。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這裡的污染已經持續了近14年,種出來的蘋果都是黑色的,洗都洗不掉。

  據記者調查,土木煤炭市場是1999年11月建成的,從那以後,黑,已經成了這裡的基本色。不管是種地、吃飯、穿衣,到處都是煤黑,人們已經忘記了這個大千世界本來的顏色。

  大量的煤灰不僅影響了村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還影響了村民們的收入。過去,奚家堡村村民們以種植蘋果等經濟作物為主,但如今卻只能種些玉米。一位村民對記者説,別的作物都種不起來,只有玉米可以,有的作物即使種出來了還是沒人要。

  村民們無奈地説,因為整天被煤灰包圍,蘋果裏已經長了煤的基因,種出來都是黑的,根本就洗不掉。而種玉米雖説能有些收入,但是卻趕不上過去收入的一半。生活的拮據使大家不得不想辦法到外面去謀生,村民們告訴記者,當地的有錢人都在外面買了房子搬走了。

  當年蓋煤場的時候,村民們曾表示過強烈的反對。這些年,村民們也多次找到鄉里的領導和縣裏的環保局等部門,希望能夠解決污染問題,然而時至今日,這個地方依然故我,毫無改觀。

  宣化:石料廠炸山漫天揚灰,鋼鐵廠排煙遮天蔽日

  離開懷來縣,記者沿110國道繼續北上,來到張家口市宣化縣馬家窯村。在與劉家窯村交界的地方,聚集了4家石料廠。這幾家石料廠與村子的北面的選礦廠,成了當地村民的心病。每當遇到有風的天氣,整個村子就會被漫天的粉塵所籠罩。當地的村民為了擋住灰塵,即使在夏天也會把自家的窗戶用窗簾包得嚴嚴實實。

  隨後記者來到一家石料廠,看到廠區內堆滿了各種石料。尤其是一些細石料,很輕很虛,即使沒什麼風,只要鏟車稍微翻動一下,也會揚起許多粉塵。這些粉塵隨風逐漸瀰漫在石料廠的上空。根據風向和風力的不同,附近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範圍內的村莊,都會受到灰塵的污染。

  讓村民們倍感頭疼的另一個問題是,石料廠每隔幾天就放炮炸山。每當放炮時,村民都能看到從炸山處彌散開來的漫天灰塵。

  面對這樣的粉塵和年復一年的污染,當地村民也多次向鄉里和縣裏反應情況,然而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與劉家窯村所經歷的粉塵污染不同的是,宣化縣白廟村旁的一所鋼鐵廠,是村裏人就業的主要保障,大部分村民都在這個鋼鐵廠裏工作。不過,鋼鐵廠在帶來收入的同時,也帶來了污染。白廟村的村民告訴記者,現在村裏的灰塵非常多,每天鋼鐵廠生産時,幾乎都可以看到煙囪裏冒出黑煙。村民們説,這樣嚴重的污染一直存在,當地村民也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過情況,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赤城:鐵礦收入佔全縣財政收入80%耕地流失村民抱怨卻無人過問

  從宣化縣向東行駛約80公里,便進入了赤城縣于家溝村。初看上去,這裡藍天白雲、青山環繞。然而就在這條只有幾公里長的溝裏卻聚集著多家鐵礦幹選廠。每天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鐵礦開採、幹選所帶來的粉塵便排放到空中。

  在記者走訪的4家鐵礦廠中,3家都是露天作業,産生的粉塵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另外一家儘管搭建了廠房,然而在鐵礦幹選後排出精礦時,也同樣有粉塵在排放。于家溝村的村民告訴記者,鐵礦場對當地的空氣産生了極為不好的影響,灰塵密布。

  記者來到于家溝村的一條馬路上,在記者採訪期間,發現來來往往運送鐵礦的貨車持續不斷在這條路上跑,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在車廂頂部進行遮擋或者覆蓋防塵布,因此每當有貨車經過,路上都會揚起一道長長的煙幕。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他們于家溝村生活著60幾戶人家,過去村裏面主要靠種地為生,四週青山圍繞,環境優美。但是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開採鐵礦以來,生活全變了。不僅村民們小時候在山上栽的樹全都死了,每家每戶都被厚重的煙塵籠罩,必須每天打掃,衣服在外面晾一會兒就落滿了塵土。

  赤城縣政府公開資訊網顯示,鐵礦是赤城縣政府最重要的財政支柱。2012年累計實現鐵礦産品稅費收入5.47億元,佔全縣財政收入近80%的份額。看來,與鐵礦帶來的經濟效益相比,耕地的流失與村民的抱怨顯得如此微不足道。

  張家口不僅是個歷史文化名城,而且風景秀麗、草原廣闊、空氣清新,但是記者的調查確實令人難以相信。央視財經頻道評論員張鴻説,張家口處於蒙古高原的邊緣,是個風多的地方,空氣自潔能力很強。也許正因為如此,這樣的污染有時候會讓一些人不當回事。從張家口的調查來看,問題主要集中在粉塵污染。

  其實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在很多現實中都面臨博弈。幾乎每一次的博弈,輸的都是環境。那麼究竟有沒有什麼贏的辦法呢?這個賬究竟應該怎麼算呢?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