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打造“兩小時金融圈” 港穗深為“幣”再結義

2013-06-06 08:53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諸多國際著名金融機構在中環落戶,國際資本在這裡風雲際會。丁雯 高國輝 攝

  從香港九龍流光溢彩的星光大道往西南望去,穿過維多利亞灣,一片片高樓大廈摩肩接踵,這就是香港的心臟地帶——中環。

  匯豐銀行、友邦保險、花旗銀行、中國銀行、香港聯交所……國際著名金融機構幾乎都在中環“安營紮寨”,一個個驚天動地的財富故事也在此間不斷上演。

  如今,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這塊世界上最貴的土地與內地尤其是廣東的聯繫變得愈加緊密。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並對進一步的政策翹首以盼。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通過離岸市場間的合作互補,促進整個地區經濟、金融一體化,無疑有助於實現合作共贏。

  這邊廂,廣東三大金融創新平臺——前海、橫琴、南沙“聞機起舞”,粵港澳之間的金融合作與交流日趨頻繁,跨境人民幣貸款已經在前海邁出第一步。如何同香港澳門攜手並進,無疑是廣東金融棋局落子的重中之重。

  本版撰文: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高國輝 丁雯 香港、澳門報道 後方聯動記者 賈肖明 實習生 歐陽江岱

  取經

  香港力保人民幣離岸中心“一哥”地位

  佔地約1.57平方公里的中環,以全香港0.1%的面積創造了超過這個城市17%的GDP,其中,一半以上來自金融業,同時也集中了全港13%的就業人口。

  中環令人眼花繚亂的高樓大廈的背後,來自全球的各路資本暗涌潛流,敏銳地捕捉各種機會。一個嶄新的機遇正讓金融精英們摩拳擦掌,這就是人民幣國際化。記者在香港金融機構走訪時發現,“人民幣”無疑是最為高頻的詞彙。

  人民幣業務國際化自2009年開展以來,在內地支援下,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迅速,已成為境外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面對新加坡的步步緊逼,香港為穩固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一哥”的地位,祭出殺招,務必要取得離岸人民幣的定價權。

  人民幣國際化風生水起

  財資市場公會將原定於6月推出的“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定價”提前在5月下旬推出。5月28日,渣打銀行宣佈完成首宗為香港企業客戶以“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定價”進行的利率掉期合約,此舉將大大降低持有人民幣的利率風險。

  目前,香港離岸人民幣銀行同業市場和外匯市場已經初步成形,並逐漸趨向成熟。來自香港金管局的數據顯示,香港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量居全球之首,每天的交易量達50億美元。2012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逾2.6萬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37%,佔內地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總額九成以上。

  “香港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窗口和平臺,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以及中央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在港先行先試,如跨境支付和現金管理等,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把現金管理集中在香港運作”,匯豐銀行人民幣業務發展亞太區主管何嘉儀向南方日報記者透露,目前60%的內地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部分都借道香港。

  如今,人民幣在港可謂“樂不思蜀”。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總額較2月底增加300多億元人民幣,總存款量超過8100億元人民幣。同時,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量顯著增加,今年一季度,每日平均交易金額超過3400億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1.6倍多。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並從中受益,是香港不少金融機構的期待。據何嘉儀透露,匯豐上半年先後到英法美加和中東做路演,感受到外國企業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在香港,人民幣已經不會被當作外幣來看”,恒生銀行執行董事、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主管馮孝忠稱,隨著境外的人民幣需求不斷增長,如跨境貿易結算等,現在香港的銀行不擔心人民幣的回流問題了。

  記者在港的採訪經歷也印證了上述觀點。在一些快餐店,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買單,匯率幾乎與市場價同步。大部分商場和超市都可以直接刷內地的銀聯卡,按照即時匯率轉換後的人民幣金額扣款。

  人才豐富是金融發展關鍵因素

  150多年前,香港仍是荒蕪之地,時至今日,香港以彈丸之地成就世界金融中心,無愧於“東方明珠”的美譽。

  友邦保險集團首席投資總監朱泰和認為,香港能成為世界級金融中心,首先是因為它是一個全球資本自由流通的金融市場,又集結了完備的市場參與群體,比如銀行、保險、證券、基金、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訊公司、後臺支援服務等;其次,香港的法律健全,監管透明度高,與全球金融體系接軌,對資本供應者、使用者和仲介機構的權責保護有力。

  令朱泰和印象深刻的還有香港金融監管的架構,每一次重大方案的出臺,監管機構都會邀請相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市場參與者等一起研究商討。“如果單從監管者的角度推出政策的話,可能對行業並不適用,要麼可能監管過緊,要麼可能監管過松,只有集思廣益,才能因地制宜。”

  “微觀層面的自我管理也很重要。”朱泰和説,在香港,絕大部分金融機構都有自己的一套內控規則配合政府的宏觀監管目標,兩方面結合起來,市場運作就會比較健康穩定。

  而在馮孝忠看來,歷史總是垂青於香港。上世紀70年代香港股票市場興起,為投行、商業銀行帶來了機會。先是英國銀行進駐香港,其後法國、德國等國家的金融機構尾隨而來。“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四小龍騰飛,內地企業紛紛來香港上市。2009年人民幣國際化啟動,香港又乘勢而上。”

  正所謂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馮孝忠認為,人才豐富是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因素。“上世紀80年代,英美金融機構的高管習慣了香港的語言和生活環境,很多金融機構到亞洲的第一站就是香港。後來亞洲經濟起飛,又有不少人才到香港掘金。到了上世紀90年代,內地商機涌現,但‘海歸’們覺得最具吸引力的城市還是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客席副教授黃元山就是這樣的典型代表。他曾就讀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先後供職于雷曼兄弟、瑞銀、蘇格蘭皇家銀行等,金融危機後回到香港,如今從事金融顧問、經濟分析、私募股權等方面的工作。毫無疑問,人民幣國際化成為了他目前研究的主要課題。

  “現在比較主流的看法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要循序漸進,在國內金融系統如利率、匯率、金融市場等改革的同時,慢慢打開資本賬戶,這樣人民幣國際化就會更加自然,而不是拔苗助長”,在黃元山看來,這一慢慢打開的市場,如同巨大的海底寶藏,將給金融機構和外貿企業不斷帶來驚喜。

  記者手記

  打好港澳牌:硬體硬上去 身段軟下來

  毗鄰港澳被認為是廣東賴以制勝的法寶之一,改革開放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如今,在地理區位優勢越來越被淡化的當下,廣東如何繼續打好“港澳牌”值得我們深思。

  走在香港上環—中環—金鐘一帶,除了各種造型壯美的金融機構寫字樓帶來略顯壓抑的視覺衝擊外,街道上車輛和行人的秩序井然也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裡,不同膚色的人種都遵循著同樣的遊戲規則。

  其實,金融正是一種秩序、一種文化和一種理念。在採訪過程中,無論是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高管和員工還是高校學者,無不以香港的成熟而自豪,也都對香港與大陸之間的聯動滿懷憧憬。

  香港金融界的務實精神亦令人敬佩。在金管局的各種工作報告中,“金融基建”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之一。目前,香港建成了美元、歐元以及人民幣等世界主要貨幣的即時支付結算系統,並互相連接。通過與他國的支付及債券系統的聯網,香港能方便地處理跨境經濟交易。

  俗話説,酒香還怕巷子深。雖然香港頗負盛名,但特區政府仍極力向海外推介香港,不時“搭臺唱戲”,吸引更多的國際性金融機構落戶香港,香港金管局亦經常赴海外路演,向外國企業和金融機構介紹香港人民幣一站式的服務。

  如今,廣州、深圳都要打造區域金融中心,東莞、佛山也摩拳擦掌,要在金融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從目前的進度來看,民間金融街、員村國際金融城、股權交易中心等硬體工程進展快,但優化金融生態的“軟環境”仍有待改進,金融口的官員們求才若渴,但還未能如香港同仁們一般放軟腰肢,“彎下身子”來廣納賢才。

  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在未來一段時間裏,廣東建設金融強省必須在做好硬體建設的同時,向香港看齊金融發展的軟體,腳踏實地練好基本功。

  數説

  ●2012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逾2.6萬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37%,佔內地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總額九成以上。

  ●截至今年3月底,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總額較2月底增加300多億元人民幣,總存款量超過8100億元人民幣。

  ●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量顯著增加,今年一季度,每日平均交易金額超過3400億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1.6倍多。

  建言

  助港建離岸中心倒推粵轉型升級

  香港金融界熱盼前海橫琴南沙進一步細化政策

  下午收市後,喝杯英式紅茶,吃點港式點心,是不少香港金融人一天之中最愜意的時分。所以,港人將“dim sum bonds”(在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直接音譯為“點心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今,“點心債”正成為粵港金融合作的亮點之一。今年初,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增額發行(reopen)的三年期點心債,以3.58%定價,共發行15億元人民幣,需求十分強勁,有超過40億資金參與認購,而這一利率,也大大低於內地水準。

  “從2小時金融圈的角度講,廣東無疑是我們的重中之重,這裡集聚了我們在內地的大部分客戶和業務。CEPA的實施讓我們在廣東的支行網路迅速發展,尤其是廣州和深圳,”恒生銀行執行董事馮孝忠説。

  就在香港如火如荼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之際,一線之隔的深圳前海探索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新路徑也邁出了關鍵一步,其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於今年1月28日正式啟動,當天即有15家香港銀行與15家前海企業簽訂20億元貸款項目。

  同樣,加快發展國際金融,是珠三角金融改革創新的亮點,也是廣東金融改革有別於其他省份的最大特點。配合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助力香港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也是粵港進一步深化合作和廣東金融強省建設的關鍵一環。

  廣東省副省長陳雲賢曾在第二屆嶺南論壇上表示,廣東將考慮推動人民幣離岸業務在岸結算中心的設立,從而有效解決大量離岸人民幣投資等去向問題。

  “考慮到香港離岸人民幣存量較多,是否可以考慮回到在岸投資、在岸貸款、在岸理財?或者説粵港之間的人民幣離岸到在岸是否可以有資金拆借的市場?”陳雲賢表示,如果這一步得到有效的推動,一方面解決了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較窄的問題,另一方面回流的人民幣又可促進廣東産業轉型升級,真正將國際金融和粵港合作推向新的臺階。

  “經過3年多的發展,人民幣貿易結算和直接投資的渠道已基本開通,而跨境金融投資也通過RQFII等安排逐步開放”,香港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表示,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中,超過兩成是粵港之間的貿易結算交易。在融資方面,第一家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企業合和公路基建募集的資金,正是用於廣東省的基建項目。

  “展望未來,我們熱切期盼更多粵港金融合作項目的推出”,余偉文如是説。

  而潛臺詞正是,相比較香港,廣東有點慢熱了。機遇稍縱即逝,目前上海在培育在岸金融中心方面也是步步為營,目前人民幣購售業務更是有80%以上都是通過上海的銀行完成,上海已成為人民幣跨境融通的另一重要“樞紐”。

  人民幣國際化事關粵港澳三地的發展福祉,必定需要三方緊密互動方有成效。當前粵港之間的人民幣跨境貸款和在港發行點心債這兩項業務可謂方興未艾,廣東必須牢牢佔住人民幣國際化橋頭堡的位置,這也是廣東經濟發展新一輪騰飛必須抓住的新機遇。

  採訪過程中,香港金融界對前海、橫琴、南沙進一步細化政策的熱切期盼令人印象深刻,但除了前海小有動作外,橫琴和南沙至今可説“默默無聲”,甚至顯得有些束手無策。如果不抓住歷史機遇,南沙、橫琴勢必將缺席人民幣國際化盛宴,而南沙“再造一個廣州”和橫琴打造離岸人民幣在岸結算島的美好願望也有可能破滅。

  金石之言

  金融體系的改革和現代化就是金融軟實力的建設,並不是蓋幾座高樓,買幾臺超級電腦就可以追近華爾街的。金融中心建設,光是有硬體是很不夠的,它還需要有適合的法律和司法制度、穩健經營的金融機構、專業的市場參與者來配合,再加上強有力的監管系統才能有機會成功。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

  總策劃:張東明

  總指揮:王垂林 孫愛群

  總統籌:郭亦樂 郎國華

  統 籌:賈肖明 金強

  執 行:黃倩蔚 林鑫 張迪

  香港的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迅猛。圖為市民經過推廣人民幣業務的廣告牌。

  新華社發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