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專訪潘建成:正確看待經濟隱憂風險

2013-06-03 13:1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看經濟增速

  中國經濟不會失速,全年有望實現7.5%的預期目標

  記者:雖然人們已越來越認可經濟增速放緩的合理性,但是,在一季度經濟增長7.7%之後,4月份的數據也顯示出比較平穩的態勢,您認為中國經濟是否存在失速的可能?

  潘建成:經濟增速放暫存在主觀和客觀因素。客觀上説,主要是勞動人口減少、産能過剩制約、國際需求疲弱等;主觀上説,主要是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需要,是綠色發展的需要,是房地産調控的需要,是追求品質和效益的需要。

  有不少人擔心,經濟增速是否會持續下滑以致失速?從目前的形勢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這是因為,目前乃至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依然存在促進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從4月份的數據中,我們可以捕捉到這些積極因素。比如,農業投資和與民生相關的水利、環境、公共設施投資,以及與文化、體育等方面相關的大文化投資,今年1—4月的增速均超過30%。再比如,包括保障房在內的房地産需求仍保持較快增長,今年1—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達38%,開發商信心有所增強,土地購置面積逐月回升,對投資和消費都會産生推動作用。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以及社會保障的不斷完善,居民消費意願也較強,中國經濟景氣中心4月份消費者信心調查的結果顯示,消費者未來6個月計劃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意願提高了10個百分點。

  綜合來看,在這些促進經濟增長因素與前述制約增長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經濟整體增速可能比過去慢一些,但全年實現7.5%的預期增長目標是有把握的。而且,與當前全球其他經濟體的增長速度相比,這幾乎仍是最高的增速。今年一季度,代表發達國家群體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4個成員國經濟同比僅增長0.8%,其中歐洲為負增長;除中國外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基本上也不超過5%。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目前面臨的主要不是失速的問題,而依然是“穩中求好”、“穩中求優”的問題,即品質和效益的問題。

  看産能過剩

  應積極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其間會有鳳凰涅槃式的陣痛

  記者:製造業産能過剩是困擾經濟運作的一大問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查,中國的實際産能利用率已從國際金融危機前的80%下降到2012年的60%。對此您怎麼看?

  潘建成:前些年製造業投資增長較快,在國內外需求不充分的情況下,擴大的産能不能得到充分釋放,設備利用率確實呈現下降態勢。不過有沒有降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説的60%的極低水準,需要有關方面認真核實。

  製造業産能過剩確實是目前經濟運作中一個難以短時間解決的問題,在微觀上加劇了企業的競爭、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從制約投資的角度影響著宏觀經濟的增長,而且還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解決産能過剩的根本出路在於,一方面採取措施減緩産能過剩行業的投資增長速度,堅決淘汰落後産能;另一方面積極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這一調整的過程對很多企業來説可能是痛苦的,但這也是市場機制倒逼企業創新發展的機遇,是我國經濟完成從粗放增長轉向創新驅動增長的鳳凰涅槃,應積極樂觀地看待。

  看貨幣信貸

  一季度貨幣信貸增速加快,其滯後影響可能會在今年後續一段時間顯現

  記者: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前幾個月,實體經濟與金融的走向似乎不協調,前者溫和,後者好像有點亢奮。就是説,貨幣信貸的增長與實體經濟的增長不匹配,人們困惑的是,發放的那麼多貸款都去了什麼地方?

  潘建成:首先,從景氣研究中我們發現,貨幣供應、新增貸款等貨幣因素與實體經濟增長一般並不是同步的,前者往往有一定的領先性,而貨幣供應與新增貸款的增長加快主要發生在今年一季度,其滯後影響可能會在今年後續一段時間顯現。

  其次,去年四季度以來很多資金流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屬於週期長的行業,其滯後期可能更長。

  第三,經濟增長不完全受貨幣因素影響,比如貨幣供應增加對推動消費增長的作用就不會太明顯。

  看出口增長

  出口環境難有大的改觀,完成8%的年度目標難度不大

  記者:要談中國經濟的隱憂風險,一定離不開對世界經濟的觀察和分析,您認為目前外部環境給中國經濟帶來哪些不確定的影響?

  潘建成:目前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從增長方面看整體上仍處於弱勢復蘇過程中,美國目前經濟形勢不錯,最新的消費者信心和先行指數都有所提升,但是歐洲仍深陷歐債危機泥潭,經濟出現衰退。綜合來説,中國的出口環境與去年相比差不多,難有大的改觀。尤其是目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日趨盛行,很多國家競相貶值本國貨幣幣值以求增強出口競爭力,對中國的出口施加了更大的壓力。中國今年的年度出口目標是8%,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不大。

  但我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出口數量的增長,而在於如何促進外貿結構的優化,比如一般貿易比重的進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産品的出口比重的下降,貿易産品銷售利潤率的提升等等。

  記者:談到出口,一季度的出口增長達18.4%,對這一數據,社會上有一些不同看法。如果擠去一些水分,我們的實際增長率會大打折扣嗎?

  潘建成: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季度經濟增長數據不是按支出法計算的,因此海關的進出口數據對一季度經濟增長數據應沒有什麼影響。我覺得除了海關的出口數據外,大家還可以關注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這個數據,一般來説,出口交貨值更直接地反映了國際經濟環境對國內實體經濟的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2年工業企業的出口交貨值比上年增長7.1%,其中12月同比增長11%;今年1-4月同比增長5%,其中4月增長3.1%,增幅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年底均明顯回落。這一結果與整個經濟增長去年4季度回升,今年一季度略有回落是一致的。

  看宏觀調控

  今年的宏觀調控重點強調的是品質和效益等,而不是如何刺激經濟增長

  記者:今年的宏觀調控政策走向如何?您認為今年政府會不會出臺一些刺激增長的政策?

  潘建成: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把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貫穿持續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改善民生全過程。從決策層一系列的行動看,今年的宏觀調控更注重的是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重點強調的是品質和效益,強調的是改革和轉型,而不是如何刺激經濟增長。

  今年確定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是7.5%,從目前的經濟運作環境看,實現這一目標的把握還是很大的。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最近對經濟學家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不是“經濟增長下滑”,而是“城鎮化過程中忽視品質”和“經濟轉型進展緩慢”。改革和轉型乍看起來似乎不是急事,但只有抓緊做好看起來不“急”的事,才能使將來的“急”事大大減少。近日國務院批准發改委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提出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加快推進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社保、城鎮化和統籌城鄉等諸多領域改革。現在落實這些改革措施的時間只剩半年多,時間異常緊迫。應抓緊當前就業形勢相對平穩、物價上漲壓力尚可承受的環境,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和轉型,而不要因為經濟增長的短期小幅波動轉移注意力。(記者 朱劍紅)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