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保障大米安全無路可退

2013-05-22 14:02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保障大米安全無路可退

  保障大米安全無路可退

  □ 本報評論員 楊于澤

  近日,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公佈一季度餐飲環節抽檢結果,18批次米及米製品有8批次鎘超標,不合格率44.4%。也許是擔心引發公眾恐慌情緒,有關部門強調此次抽檢樣本數較少,結果不能代表廣州整體情況。但該市順德區20日抽檢27處銷售點,又發現6家店裏大米鎘超標。

  雖然抽檢樣本代表性欠缺,但足可管中窺豹,問題必須引起各級政府、産業界與社會的高度重視。針對有關數據,有專家出來“消毒”説,目前大米的國際鎘限量是0.4毫克每千克,我國限量是0.2毫克每千克,而廣州大米鎘含量最高0.4毫克每千克,在安全範圍內。但我國南方人口三餐吃米,大米鎘限量套用“國際標準”,不是負責的看法。

  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先制定一套食品安全標準,平日不停念叨自己標準之高,等食品中有害物質含量超標,我們便放棄國家標準,退守所謂“國際標準”。問題在於,世界大米年産量7億多噸,中國超1億噸,有8億國人以米為主食。重金屬在中國人體內富集的風險非“國際”可比,制定較嚴格的安全標準,完全必要。雖然標準較嚴,但我們無路可退。

  從法定國家標準上退守,看似給監管部門開闢了轉圜餘地,緩衝了輿論壓力。往好裏想,政府可以從容應對,推動問題的解決。但公共管理涉及各種資源配置,在沒有民意壓力的情況下,公權力往往缺乏行動的動力,實際上不作為明顯。有的省份毒大米問題突出,但當地政府頗感委屈,話説得很明白,整治起來會影響農業經濟,再者全國都這樣。這是理由?

  這種標準的退守除了麻痹公權力,並不能説服公眾,事實上它徒添公眾在食品安全上的無力感,危及大家對公權力的信任與支援。最後隨著廣州鎘超標大米曝光,網路上便有了內地居民赴港搶購大米的傳言,其中釋放的信號,值得有關部門深思。

  食品安全無小事,確保大米安全需要各界齊心協力,但它主要是一種政府責任。現在鎘超標大米曝光了,政府的當務之急是阻斷它們走上餐桌的通道。作為前提,政府應加強對加工、銷售、餐飲等各環節監管,並堅決公開政府資訊。公眾亟待獲得這樣一些資訊:市場上大米鎘超標率到底多大,鎘超標的是哪些品牌、産地是哪。監管並公開資訊,是監管部門的法定義務。

  但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封殺毒大米只是治標的手段,治本之策是推動源頭治理。大米中的鎘來自産地土壤,土壤中的鎘源自冶煉、化肥等多種形式的污染,要想讓大米鎘含量達標,必須遏止新的污染,並對歷史上富集在土壤中的重金屬進行有效治理。還有一項應該馬上就做起來的工作,就是對重金屬污染地區的土壤進行調查評估與分類,進行種植業規劃,指導農民種合宜的農作物。

  這些事情知易行難,需要巨大的投入,但不能以此為藉口,讓國人生活品質不斷地降低底線。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