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出口同比增長10%,比2月20.6%的增速大幅回落。儘管預期今年外貿形勢可能略好于去年,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山東、浙江和深圳等地調研發現,大量中小企業仍面臨諸多經營困境,其中煤炭、棉花等原材料企業庫存高企態勢未見扭轉,電子元器件、紡紗等加工製造企業的經營狀況也不樂觀。
不少企業人士坦言,儘管部分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延續弱復蘇態勢,但很多企業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依舊沒有感受到春天的味道。有經濟學家警告,企業自主投資意願不強、樓市調控升級或導致經濟復蘇提前結束。他們建議,政府應加大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民生投資,通過改革政府採購制度、創造新的消費亮點、改善消費安全等措施來解決消費動力不強。企業應通過轉型打開自身利潤空間,掌握細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把宏觀週期與自身創新結合起來。
煤炭棉花高庫存態勢未改
在青島保稅區,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一個近2000平方米的棉花倉庫被上萬個棉花包嚴嚴實實地堆滿。“從年初到現在,這個倉庫幾乎沒出過貨,庫存量早已滿倉。”沃爾德現代物流有限公司庫存主管許尚勇感嘆道,其他幾個倉庫的情況也差不多。按照往年規律,年底和開春是棉花銷售旺季,但今年棉花銷售進度相當緩慢。以往公司每天的出庫量在幾百噸至上千噸,一天可以消化一個倉庫的近半庫存。但目前公司每天的出庫量平均不足百噸,“怎能不滿倉?”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紡織行業原材料庫存指數印證了這一點。3月原材料庫存指數環比下降2個百分點,但紡織服裝服飾業、電氣機械器材製造業等行業的庫存指數位於臨界點以上,原材料庫存量有所增長。
無獨有偶,煤炭等大宗商品亦是如此。“從港口煤炭社會庫存量來看,包括廣州、珠海、東莞在內的幾個廣東沿海的港口囤積的煤炭庫存量,比兩年前至少翻一倍。”從事煤炭貿易十多年的老袁,是一家新加坡公司負責進口煤貿易的銷售經理。他直言:“去年10月後,煤炭生意一直沒有好過。原本預期開年煤炭消費量會提高些,但今年以來,煤炭週轉量並沒有太大變化,囤積在各個港口的煤炭也沒有明顯消化的跡象。”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綜合平均價格延續三個月來的“陰跌”局面,3月底報收618元/噸,降至逾三年來最低點。老袁稱,按照往年形勢,4月煤炭大會之前行業都會出現回暖,但今年完全沒有回暖跡象。“由於庫存增加、煤炭價格漲幅不大,一批以電廠為主的下游煤炭採購商積極性也在下降,整體煤炭交易市場並未活躍起來。”
在他看來,煤炭貿易商們對未來行業的態度越來越謹慎,基本選擇保守經營的方式,除非手握電廠合同鎖定消費需求,否則極少有人願意像以前那樣進口煤炭或對賭市場。“煤炭行業這種低迷行情,不單是經濟不好,還和行業供過於求的産能、銀行信貸收緊等因素有關,這些對煤炭貿易商衝擊很大。”
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仍艱難
煤炭、棉花産品的高庫存狀況,同樣存在於一些中游加工企業以及終端銷售企業。企業人士認為,不少中小企業自身尚未感覺到經濟回暖的溫度。
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弱復蘇態勢在延續。作為宏觀經濟走勢先行指數之一的PMI連續6個月位於榮枯線上,表明製造業處於擴張區間。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表示,結合3月PMI來看,當前市場交易開始啟動,企業訂單增加,上游産品價格上漲動能減弱,企業經營形勢趨好,經濟運作呈現穩中趨升走勢。
在山東恒新紡織廠門前,數十輛機動三輪車正排隊等待裝載紗線,好一派熱鬧景象。但該廠老闆郭耀中愁容滿面,他解釋説:“下游服裝廠銷售不旺,紗線需求減少,企業為週轉資金,只好以量換價。附近不少紡織廠都來搶購。實際上,企業在虧本甩賣。”他認為,之所以這樣,是終端需求減少,最後層層傳導,使整個産業鏈上的企業生存困難。中國棉花網的資訊顯示,今年部分紗廠開工時間大大延後,3月初紗線市場僅有零星成交。
深圳的一些企業主深有同感。深圳宏達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英説:“儘管電子、數位産品的終端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但3月後的傳統開工旺季沒有如期到來。”租金、人工等硬性成本使自己所處的電子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同行業、上下游持續壓價使利潤本就微薄的小企業主們備感生存環境的惡劣。
正如張英所言,廣東地區小型電子企業經營狀況總體不夠樂觀。高工LED産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張宏標表示,目前LED産業在行業標準、客戶接受度、渠道建設方面仍然存在困境。60%以上的LED企業對市場未來發展持模糊或悲觀的態度。
“目前經濟向好方面的表現,到底是行業景氣回升還是經濟回暖,仍然難以判斷。”深圳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秘書長鄭艷玲認為,“以深圳港1-2月集裝箱吞吐量增長5.92%數據為例,經濟弱復蘇背景下,深圳港口本身服務能力提升和價格優勢使其在開年業務量超過香港,但僅憑港口吞吐量增長來判斷經濟復蘇並不準確,也可能有其他港口集裝箱量轉移到深圳的因素。如果仔細分析上海、廣州、深圳這段時期港口數據存量配比、增量變化,經濟回暖的判斷恐怕還是説早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趙昌文稱,如果宏觀回暖數據與企業經營存在矛盾,仍可能是屬於結構性矛盾,相比電力、鋼鐵等靠投資帶動型産業,煤炭、紡織等依靠消費帶動的産業經營表現可能不太活躍,同時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平均利潤率不高,使企業補庫存和新增産能的意願不足。但總體而言,企業整體對宏觀經濟環境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警惕復蘇態勢提前終結
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的不少中小企業都表示,對今年經濟整體的預期並不樂觀。由於週邊市場對經濟拉動的作用並不明顯,拉動內需相對乏力,企業難以看到市場的積極要素。
鄭艷玲稱:“儘管很多中小企業反映業務量有增長,但企業利潤下滑,人力、房租、運營成本大幅增加,通脹非常嚴重,對企業壓力很大。”今年物流企業洗牌的局面仍會加劇,不少服務單一、業務不穩定、團隊建設缺乏的小企業將很難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對企業來説,今年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今年經濟仍在探底,明年上半年經濟才會真正好起來,並重回8%以上增長。在經濟探底的過程中,如果企業能扛得住,那麼就會在明年見到曙光;如果扛不住,便會就此淘汰。對企業來説,今年既有挑戰也充滿機遇。
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此前判斷,今年經濟復蘇能持續到三季度。但從近期政策及相關數據來看,預計經濟復蘇持續到二季度就可能結束。“經濟復蘇提前結束的原因在於,未來一段時間,經濟面臨三個‘緊’的影響。一是信貸緊,雖然現在信貸規模總量仍然較大,但銀監會8號文的出臺,一定程度上使廣義信貸收縮;二是股市緊,流動性收緊,導致流入股市的資金偏少;三是調控緊,當前經濟復蘇主要是靠房地産投資拉動,樓市調控政策對房地産投資的影響將在二季度顯現。”他認為,當前PPI的持續疲弱顯示出企業自主投資意願不強,會帶來投資增速的下降。這將是經濟復蘇提前結束的一大主因。
趙昌文認為,目前消費端的不足是宏觀經濟運作出現的新問題,建議政府投資應該考慮具體投向。“不要盲目地投向生産性投資領域,而是考慮更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生活性投資領域,同時還要通過改革政府採購制度、創造新的消費亮點、改善消費安全等措施來解決消費不穩定問題。”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趙昌文稱,目前形勢下,企業就是要通過轉型打開自身的利潤空間,掌握細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把宏觀週期與自身創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從回暖行情中受益。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陳乃醒表示,企業應該隨著市場形勢變化轉變經營思路,除了在生産技術和産品研發上進行技術改造之外,還要注重解決原有粗放的管理方式,甚至改變商業模式,來提高勞動生産率,減少單位成品的消耗。“在政策上,可以鼓勵重大科技成果向企業滲透,進而幫助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解決困境。”(倪銘婭 張莉)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