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鋰電材料供不應求 産業鏈公司滿負荷生産

2015-09-23 09:09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訂單的快速增長反映出需求爆發仍在持續,預計未來2-3年鋰電材料、設備都將處於需求旺盛、訂單飽滿的狀態。而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國家標準修訂稿通過審查,又釋放出一個信號:在政策上“以充帶車”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愈發明確的同時,産業鏈上游市場也將迎來高景氣度發展時期

  受益於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度攀升,上游鋰電池材料需求激增,出現産銷兩旺的態勢。有機構人士認為,下游鋰電池大規模投資,將給上游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鋰電隔膜等核心材料帶來市場擴容機遇,許多上市公司正不斷擴大自身産能來消化訂單。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8月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9倍和3.5倍。由此,鋰電池市場引爆。今年以來,比亞迪、杉杉股份、大東南、駱駝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加碼鋰電池投資,預計2015年行業總投資規模將達千億元。

  上證報記者從杉杉股份方面獲悉,目前公司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並已進入蘋果的供應鏈。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等是先供應給下游電池廠商,再由電池廠商供應給蘋果。該人士預計,公司今年下半年業績還會繼續向上,目前訂單飽滿。

  杉杉股份作為國內最大的鋰電池綜合材料供應商,今年上半年,公司在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上實現銷售量8068噸,同比增長49.44%;凈利潤達2570.56萬元,同比增加105.80%。負極材料業務方面,公司下半年幾款新産品有望實現量産,貢獻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透露,其在寧波啟動了年産3.5萬噸鋰離子動力電池負極材料成品加工項目,目前已通過環評,多項建設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多氟多形容其現狀是:公司已滿負荷生産,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量。“目前,公司已成為新大洋的穩定合作夥伴,並與河南少林客車開展了新能源大巴業務合作。當前新能源汽車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新老客戶需求快速增長,動力鋰電池供不應求。”多氟多表示,公司目前已經達到年産1億安時的産能,正在加大投資和産能改擴建力度,目標是今年年底達到3億安時的産能,明年達到6億安時的産能。

  昨日,多氟多公告稱,公司子公司焦作新能源公司與新大洋公司簽訂動力電池訂貨合同書,2016年,焦作新能源公司將向新大洋公司供應144V120Ah動力電池組40000台(總價14至16億元)。

  同樣,作為比亞迪、浙江萬向、中航鋰電等鋰電池巨頭的主要原材料供應商,主營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安達科技也分享到了鋰電産業鏈爆髮式增長。今年上半年,安達科技實現銷售收入5887.63萬元,同比增長174.17%;實現凈利潤1274萬元,同比增長508%。公司表示,盈利大增的主要原因在於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增加,客戶對公司磷酸鐵、磷酸鐵鋰産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由於行業景氣度攀升,目前公司産品供不應求,正加緊擴産。”據安達科技董事長劉建波介紹,公司現有磷酸鐵産能5000噸、磷酸鐵鋰産能1000噸。預計到今年10月底,上述兩類産品可分別擴産到1萬噸和5000噸,分別增長100%與400%,從而階段性實現産能飽和。而到2016年6月,公司磷酸鐵的産出有望達到2萬噸,磷酸鐵鋰的産出或達到1萬噸,以跟上整個新能源汽車爆髮式增長態勢。

  贏合科技在接受機構調研時則表示,目前公司側重點放在動力生産線。“鋰電設備尤其是動力設備方面,未來三到五年都是穩步增長的態勢,客戶擴大産能不會一下子全部釋放,肯定是分批投入,逐步實施。目前來看數位鋰電的市場仍舊很大,而動力鋰電方面更是井噴式發展,尤其是動力汽車方面。”

  定位於高端動力鋰電生産基地的當升科技在最近一次調研活動中也表示,“動力鋰電正極材料是公司現階段市場推廣的重點。動力鋰電正極材料中的車用高鎳多元材料産品在國內率先批量供應並使用在動力汽車上,在國際國內市場都是供不應求狀態。”

  “訂單的快速增長反映出需求爆發仍在持續,預計未來2-3年鋰電材料、設備都將處於需求旺盛、訂單飽滿的狀態。”有券商人士認為,日前電動汽車充電介面國家標準修訂稿通過審查,標誌著我國充電介面標準修訂工作取得重要進展。這也釋放出一個信號,即在政策上“以充帶車”戰略愈發明確的同時,産業鏈上游市場也將迎來高景氣度發展時期。(記者 王莉雯)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