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中國碳纖維“開荒者”:填補國內碳纖維産業化空白

2015-09-16 10: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經濟網記者編者按: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繼北京、天津、安徽、山東之後,由中國政府網、中國網路電視臺聯合舉辦的“發現雙創之星”活動於近日走進第五站——江蘇,旨在深入報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態勢,宣傳優秀創業故事,傳播創新創業好聲音。

  雖然採訪的創業者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著不同的經歷、選擇了不同的創業項目,但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擁有著夢想和對夢想的堅持與執著,同時,突破、創新、樂觀、向上也是他們身上共同的印記。

中國碳纖維“開荒者”:填補國內碳纖維産業化空白

  張國良(資料圖)

  十年間,連雲港那片並不起眼的蘆葦蕩已經豎起了“經濟開發區”的石碑,當時第一批來這建工廠的“開荒者”張國良,也從以前紡織機械生産企業的老廠長變身成為連雲港鷹遊紡機集團、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

  據了解,短短的6年時間,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從零起步,填補了國內碳纖維領域多塊空白:首個實現千噸T300碳纖維産業化生産;國內唯一一家也是世界上第三個攻克幹噴濕紡工業難題的企業,同時其全套生産裝備全部自主研發。

  張國良認為:“人的一生要選擇自己願意投入的工作,要為理想做一些事情。”

  十年磨一劍:圓碳纖維“中國造”的夢想

  “碳纖維的技術真正拿下來就是這兩年,前八年都是技術的積累。沒有那個階段的嘗試和失敗,是不可能有今天的,不走那些彎路是不可能的。”張國良在這塊土地上默默地十年磨劍,希望有一天這把劍能為這座城市增光添彩。

  2005年初,身為董事長的張國良為了尋找新産品開發目標,聽人説起了碳纖維。據了解,碳纖維因具有較高的強度,良好的導電、導熱和耐腐蝕性等優良特性,被廣泛用於航太航空、交通、醫療、紡織及國防等領域。"但在當時,我國一直不能碳纖維的産業化,産品主要依賴於進口,碳纖維因此成為國內市場上的緊俏貨。"這激起了張國良的興趣。

  於是,2005年9月,張國良作出了在當時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必要的選擇:將自己效益頗豐的鷹遊紡機集團交給職業經理人,帶著7000多萬元現金,以門外漢的身份,集聚起一群國內的“碳纖維迷”走上了碳纖維産業化攻關之路。

  此時的張國良已經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在他眼中,作出中國人自己的碳纖維,已經不是企業發展的需要,而是國家和民族之需。“我在實現一個夢想,我被夢中的激情所燃燒,作出中國人自己的碳纖維。”張國良曾給時任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永順的散文詩中這樣表述他的“中國夢”。

  夢想中的“革命”:技術比同行先進一點點

  “這麼多年,企業生存發展關鍵在於創新,靠的就是在技術上比同行先進那麼一點點。”説起技術,張國良總是流露出十足的自信。企業集團下屬18家公司,涉及紡織、毛絨、新材料等多個領域,他對每個領域的技術都進行鑽研,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每天和技術人員在一起探討産品、技術,十年間80%的時間也就是這樣度過的。

  據了解,現在公司每年都有10余項新産品投放市場,先後申報國家專利150余項,發明專利20余項,獲得各級科技進步獎100余項,國家級獎勵25項,省部級獎勵50余項。作為全國紡織後整理行業的龍頭企業,鷹遊紡機在國內市場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很多專利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並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産權。

  “在科學的道路上,有時就是要打破常規,突破習慣性的思維,辟開山道,另辟蹊徑,説不定就能找到光明的前景。”創新才能推動行業變革式發展。

  曾經第一條200噸線開車時,張國良連續坐在車間74天沒回家。有人稱他是中國做碳纖維的“鐵人”,張國良聽了笑起來:“我算鐵人嗎?當然,做碳纖維確實需要鐵人精神,吃苦是肯定的。眼前,能賺多少錢我並不看重,把國家這個行業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是我們這一代人、這一代企業家的責任和目標。”(記者 王一)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