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國服務消費轉型

2015-09-11 16:0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三年前,程維帶著用手機軟體替代電話叫計程車的想法奔走于各個投資機構時,幾乎沒有人覺得拿手機打車是個靠譜的主意。

  但在此後的三年間,程維所經營的滴滴出行逐步佔領了中國打車和專車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並運用網際網路把用車需求和閒置車輛資源進行匹配,推出了順風車、巴士等服務,也讓共用經濟的理念和實踐在中國消費者當中得以推廣。

  在這個過程中,程維的商業願景從幫助用戶找到計程車逐步演進成為打造一站式出行平臺,滴滴也愈加受到各路資本的青睞,根據最近披露的數據,滴滴估值已經達到165億美元,投資者也不再局限于那些聚焦網際網路的投資機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也為滴滴注入了資本。

  滴滴所取得的成功客觀上得益於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和智慧手機在消費人群中的迅速普及。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在近一兩年專注于推出千元智慧手機讓更多人加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浩蕩的消費大軍。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用戶數量已經接近9億。

  “智慧手機的普及正在讓中國消費階層逐步壯大。”波士頓諮詢公司合夥人魏傑鴻説,“儘管經濟增速在放緩,但消費卻還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而這其中網際網路的貢獻越來越大。”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儘管社會零售總額受到經濟下行壓力拖累,但今年上半年仍舊保持著10%以上的增速,於此同時,網際網路零售增速接近40%,佔整個社會零售規模已經逐漸上升至10%。

  “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對於那些財務狀況好,管理能力又強的市場領先者來説是巨大的機會。他們可以用相對較低成本並購那些差一些的企業,能夠推動這種線上線下整合的公司有望成為中國下一個阿里巴巴式的企業。”貝恩合夥人韓微文説。

  今年早些時候,阿里巴巴和京東兩家電商巨頭分別投資蘇寧和永輝兩家傳統線下零售企業,尋求進一步推動線上和線下零售和服務的整合。

  不光是商品,越來越多的服務行業也在通過網際網路改造消費體驗,重新培養用戶習慣,這其中包括出行、餐飲、快遞、外賣、家政、旅遊、租房。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初創公司在試圖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等技術改造傳統服務行業。

  全球資本都在驚嘆中國企業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能力,並看好這一通過對消費行為再造和創造新消費場景所帶來的成長前景,海外各路風投以及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三大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投入了巨量資金企求在中國繁榮的O2O市場分一杯羹。

  “雖然網際網路技術並不源於中國,而且到現在也沒有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但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已經讓我們在網際網路技術應用上走在了全球的前面。”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井宏説。

  然而,移動網際網路推動的新消費圖景也並不只有繁榮的一面,滴滴出行等初創公司在對傳統線下消費服務進行顛覆性和創造性改造的同時也在不斷的觸及現有的監管紅線。

  滴滴、優步等企業屢次因其專車業務涉嫌非法運營被國內各個城市交通管理部門約談,專車司機也在各個城市受到到交管部門的處罰。

  “監管部門未必處處為難創新,有些新的商業模式也確實存在安全風險。”魏傑鴻説,“但創新永遠都會走在監管前面,二者之間的摩擦總是會存在。”

  隨著O2O市場的火熱,創業者和投資人紛至遝來,對行業前景的過度樂觀催生了太多相同領域的同質化競爭,“原來100個企業裏面只有一個能成功,儘管現在基數大了,但成功的企業數量未必會跟著上去。”韓微文説。

  在徐井宏看來,在網際網路領域所表現出來的過度狂熱一定程度也説明中國離真正的市場環境還有距離,而中國的企業家離真正的成熟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創業不應該是盲目追趕熱點,而是要有真正的價值判斷,最後能存活下來的,一定都是那些能夠創造價值的公司。”徐井宏説。

  隨著資本市場的降溫,投資者回歸謹慎,一些O2O初創公司融資陷入瓶頸,資金鏈一旦斷裂後生存堪憂。很多企業也開始受到投資方對於燒錢補貼推廣後仍舊難覓盈利模式的責難。

  “我常跟我們事業部的人講,今天我們燒掉的錢未來總有一天要賺回來。”程維説,雖然滴滴一站式出行的理念得到越來越多認可和資本的垂青,但自己也希望公司在未來一兩年內能在商業化進程方面有所突破。(記者 呂冬 徐揚 陳夢陽 參與采寫:姬少亭 許鳳 檀易曉)

[責任編輯: 李振]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