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360私有化背後:當初跟風”留洋” 如今又想”回娘家”

2015-06-23 09:01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360私有化背後:當初跟風”留洋” 如今又想”回娘家”

  對於老謀深算的周鴻祎來説,選擇退市私有化僅僅是受到了“暴風科技”的誘惑?

  顯然不是。畢竟,完成私有化到A股上市的過程少則一年,多則兩年,這麼長時間之後,A股牛市是否還保持著誰也説不準。

  那麼,周鴻祎究竟想幹嘛?分析人士認為,360退市之後,並不會整體上市,而是把智慧手機、智慧硬體等新興業務剝離出來,將安全業務作為主體在A股上市,為360開拓新業務提供“彈藥”。

  當初跟風“留洋”赴美上市的企業如今又流行“回娘家”了。

  北京時間6月18日晚間,奇虎360(下稱“360”)宣佈董事會收到創始人周鴻祎的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提案,該提案宣佈奇虎360將與中信證券、華興資本、紅杉資本3家機構一起聯合收購其所有流通在外的股份,每股ADS報價為77美元。該價格相對於2015年6月16日360的收盤價有16.6%的溢價,相對於過去30個交易日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價有32.7%的溢價。

  此舉意味著360將退市私有化。對於360為什麼私有化?周鴻祎在當天的一封內部郵件中這樣解釋: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受此消息影響,奇虎盤前大漲,報74.06美元,漲幅達12.13%,360公司市值一度超過90億美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A股估值遠高於美股,且美國市場還將面臨著更嚴格的監管,這也是眾多赴美上市企業最近紛紛私有化的原因。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已有16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收到了私有化要約,謀求回歸國內A股上市,其中6月份達到10家。

  不過,需要説明的一點是,之前宣佈和計劃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多數是小盤,360的體量雖不及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但在中概股中也算體量中等偏上的,同時也是這波私有化浪潮中,市值最大的一家。

  市值遭低估

  “為了360未來更好的發展,老齊(360總裁齊向東)和我經過審慎思考,決定啟動360私有化戰略計劃。”在內部信中,周鴻祎坦言,私有化的決定是在反覆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作出的主動戰略選擇。

  資料顯示,360于2011年3月30日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證券代碼為NYSE:QIHU,上市當天以27美元的報價開盤,較其發行價14.5美元上漲了86.2%,IPO總計獲得40倍超額認購,為2011年中國企業在美國最成功的IPO交易之一。

  當時,在IPO過程中,巴菲特與索羅斯同時投資了360,巴菲特堅持價值投資,索羅斯具有投機性,兩者很難統一。而據當時的數據,兩人在全球同時投資的公司只有6家。

  上市之後,360營收和利潤多年一直保持著100%以上的增速。2013年8月,360市值突破100億美元,成為當時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

  但是進入到2014年第一季度之後,360股價開始處於持續下跌狀態,尤其是2014年8月以來,股價從100多美元一路下跌,創下44.56美元的52周最低價並保持至今,如今360股價也與最高峰時相比接近腰斬。

  360給《國際金融報》記者發來的新聞稿中稱:“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360旗下PC和手機産品的月活躍用戶總計超過12億;2014年,營業收入折合人民幣超過86億元,凈利潤超過21億元。2014年底,公司總資産達206億元,現金超過100億元。”

  但就是這樣好于預期的財報發佈後,360的股價卻暴跌8.87%,市值蒸發6.671億美元。

  在360看來,如此好的成績卻未能獲得相應的市值,深感“委屈”。對此,周鴻祎就在信中直言:“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不過,對於美股市場的反應,IT行業分析師唐欣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理解,因為投資者們更看重未來的空間,而360如今的盈利還是在“吃昨天的飯”,它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轉型並不順暢。

  唐欣認為,360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目前遭遇多方面的挑戰:首先,工具型應用門檻低導致大量同類産品開展競爭;其次,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增長放緩,對於應用分發的需求降低,以小米為代表的設備商在應用分發方面開始發力,360很難與這些預裝産品開展競爭;另外,360還沒有找到新的移動網際網路産品模式和增長點。

  A股的誘惑

  與美股的走低相反,受益於中國整體的牛市刺激,中國的資訊安全公司在A股市場走上了一條向上的曲線。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中國資訊安全龍頭股啟明星辰的股價達到了其上市5年來的最高點——73.1元,而此前這家公司的股價常年徘徊在20元上下。

  不僅是在資訊安全領域,在其他領域也有強烈的對比。在A股上市的樂視網市值是在美國上市的優酷馬鈴薯的8倍。

  一個更為典型的案例是暴風科技。暴風科技是第一家拆除VIE架構回歸A股的網際網路公司。自今年3月24日登陸創業板以來,暴風科技以整齊的28個“一”字漲停打破了蘭石重裝此前創下的連續24個漲停板的新股紀錄,在僅1個月的時間內,高調進入A股“百元俱樂部”。自上市以來,暴風科技總計收穫了39個漲停板。目前,暴風科技的市值是在美上市迅雷的8倍。

  “奇虎360選擇此時機退出美股,正式因為目前在A股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市值一路高歌,表現良好,並且在國內上市的網際網路巨頭寥寥無幾,360回歸或將扭轉其局面。”易觀智庫分析師朱大林分析。

  事實上,在360之前,已經有大批的中概股宣佈了私有化。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包括360在內已有16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收到了私有化要約。而在6月,包括中國手遊、易居中國、世紀互聯、人人網、如家快捷、樂逗遊戲等相繼宣佈收到私有化收購要約。其中,樂逗遊戲上市還未滿一年。

  “此前,中概股因為政策原因謀求海外上市,並在2011年至2013年達到高潮。但中概股也遭遇市值低估,還遭遇做空和再融資困難等。如今,A股網際網路等新興産業受到追捧,市盈率動輒百倍,對企業來説是極大的誘惑,他們希望分得一杯A股的羹。”一位投資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對於大部分中概股企業來説,私有化並非終點,而是起點。

  採用“PPP”(上市-退市-上市)策略是主流的一種選擇,即退市後另覓市場再上市,為企業尋求更高的市場估值創造機會。

  不過,要完成私有化退市、解除VIE架構、借殼或IPO重返A股市場這3個階段,其間需要經歷很多不確定性。

  艾瑞諮詢的報告顯示,中概股回歸A股要邁過三道坎。第一道坎是私有化退市可能遭受股東訴訟。一旦啟動私有化,如果私有化價格不如投資者的預期,就會招致投資者的非議乃至訴訟。

  第二道坎是拆除VIE架構。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在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的200多家中概股中,包含360公司在內,有95家用了VIE架構,其中絕大多數為網際網路公司。對於這類公司來説,他們必須終止全部VIE控制協議,在人民幣基金的協助下剔除美元基金,重組境內及境外相關實體並終止員工期權激勵計劃,該環節同樣面臨著法律糾紛的風險。

  第三道坎是國內上市,中概企業回歸國內後需要處理一系列法律手續,或者通過正常上市流程登陸A股,或者通過借殼實現上市,前者需要付出較高的時間成本,後者需要選擇合適的殼資源。

  下一步怎麼走

  對於老謀深算的周鴻祎來説,選擇退市私有化顯然並不只是受到了“暴風科技”的誘惑。

  周鴻祎在信中表示:“360的私有化不僅是資本操作,更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對於目前正在進行全面戰略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注入巨大的推動力,同時為充滿激情的360員工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舞臺。”

  這句話雖然有些自誇的成分,但其中也透露著一些資訊:私有化不止是資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出於公司層面戰略的考慮。

  從2014年底開始,360就著手業務體系的重構。2014年底,360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整,在組織架構中將安全業務和手機業務明確分拆。

  今年5月,360宣佈成立企業安全集團,由360總裁齊向東出任集團CEO。新成立的企業安全集團融合了360現有安全技術優勢,以360無線安全研究院、360網路安全研究院、360網路攻防實驗室、360漏洞研究實驗室等研究資源為基礎,向企業客戶提供基於“數據驅動安全”的安全方案和服務。

  與此同時,360在智慧硬體上的佈局也在穩步推進。去年12月,360與酷派宣佈,雙方結成戰略聯盟,360向酷派投資4.0905億美元現金成立一家合資公司,360持有該合資公司45%的股權。

  今年1月,360投資2億元與磊科成立新的合資公司蜂聯,進軍智慧路由器市場。

  6月9日,合資公司奇酷科技在法律上正式完成對大神手機業務的並購,進行奇酷品牌與大神品牌雙品牌運營,兩個品牌均由周鴻祎直接操刀。

  6月11日,360發佈了3款路由器新品。

  至此,360已經在兒童手環、智慧路由器和手機這幾個領域探索産品,尋找移動時代的“入口”。

  從360的業務架構來看,已經形成了兩部分:由齊向東負責的安全業務和由周鴻祎親自操刀的新興業務。

  分析人士認為,從這點上來説,私有化更像是360一場蓄謀已久的佈局。預計退市之後,360可能會把業務層面的分拆延續到資本層面,把企業安全集團作為獨立主體回歸A股上市。

  “分拆之後,周鴻祎負責智慧手機為代表的新興業務是需要燒錢的,而齊向東負責的舊業務是賺錢的,周鴻祎想為新業務的開拓提供充足的彈藥。”有分析稱。(記者 史燕君)

[責任編輯: 王巍]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