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2015年網際網路理財預測:收益下行 P2P面臨洗牌

2014-12-17 16:1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2004年,中國第一隻人民幣銀行理財産品誕生。十年過去,銀行理財獲得了飛速發展,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共發行理財産品87718隻,累計募集理財資金49.4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25%和47.57%。

  變則通,銀行理財十年之際,網際網路寶寶係理財、P2P高收益理財方式,在給銀行理財帶來巨大衝擊的同時,也讓銀行理財走上了轉型之路。而P2P行業的野蠻生長,隨著監管細則即將出臺,將會在不久的將來進行洗牌。

  預判 1

  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跌破5%

  央行降息的影響還在發酵,存款保險條例徵求意見稿又接踵而至。多重政策影響下,銀行理財市場已悄然“降溫”,不僅發行産品的數量明顯減少,理財産品收益率的下降趨勢也開始顯現。

  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度報告(2014上半年)》,2014年上半年理財産品(不含開放式凈值型産品)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為5.20%。而多家機構在降息的預期下,認為5%的加權收益率恐難守住。

  銀率網分析認為,銀行降息的目的旨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對於固定收益類投資産品的影響是一致的,收益水準均將下行;對於銀行理財産品而言,投資端收益的下行將傳導至銀行理財産品,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水準也將進一步下行,預計將跌破5%。

  同時,優先股、國企改革、股市“走牛”等新的投資機會正紛至遝來,未來市場對資金的爭奪必將更趨激烈。據銀率網數據,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從年初的5.76%下滑至11月中旬的5.07%。

  預判 2

  結構性理財産品將增長

  剛性兌付再迎大考。日前,銀監會加急下發《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力求打破“隱形擔保”與“剛性兌付”,引導商業銀行發行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産品與無期限錯配的項目融資類理財産品。

  同時,新一輪政策以“去通道”為目標,引導理財資金直接對接實體經濟,從而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華夏銀行戰略室負責人楊馳曾表示,鼓勵直接投資的含義是理財資金可以對接實體經濟的具體項目而不需像以前那樣繞道信託、資管計劃。這樣的好處在於減少了融資環節,降低了通道費等融資費用,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且有利於厘清責任,明確風險的實際承擔者,避免銀行的剛性兌付,和以往出現的風險承擔者不清的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新政對理財風險的強化,將倒逼投資者去審視其安全性,一旦銀行理財産品失去收益保障,短期內會對投資者心理形成較大影響,或會加劇銀行理財搬家現象。

  為挽留客戶,結構性理財成為2014年的理財亮點。普益財富統計顯示,多家股份行及城商行開始推出此類産品,且産品發行數量佔比提升速度較快。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認為,2015年結構性理財産品的發行數量及參與銀行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預判 3

  P2P監管細則有望明年出臺

  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副主任楊曉軍今年8月初透露,今年年底或者2015年初將有P2P網貸監管細則規劃出臺。P2P行業的野蠻生長,將會在不久的將來進行洗牌。

  網貸之家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新上線的網貸平臺有105家。預計到今年底,網貸平臺數量將達到1600家。數據同時顯示,11月問題平臺達39家,再創單月曆史新高。

  今年初,國務院決定由銀監會來監管P2P行業,對於P2P行業的監管細則,銀監會也在多方調研和起草中。

  9月,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提出了對於P2P網貸行業監管的十大原則,提前勾勒出監管規則的底線和要求。包括:P2P監管要遵循P2P業務本質,項目要一一對應,不能建資金池;要落實實名制原則,投資人與融資人都要實名登記,資金流向要清楚,各國都對開戶有非常高的原則要求,避免違反反洗錢法規等。

  11月底,王岩岫對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思路進行吹風,針對風險防控首次明確“要防範違規的混業經營”。

  銀監會對P2P監管思路日益明晰,具體監管細則呼之欲出,屆時將引發目前P2P格局洗牌。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政策的變化,優質P2P將繼續高歌猛進,而違規操作以及經營不善的P2P網貸會被淘汰。未來一到兩年,P2P的市場格局會基本形成,中國的P2P網貸也會出現3-5家重量級平臺。

[責任編輯: 趙燕]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