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10月18日電(記者 李飛雲 見習記者 張駿)18日,由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和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互聯網20年創業創投峰會”在浙江金華舉行。長三角研究院院長王濤在會間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透露,該院欲引入中國互聯網界旗幟機構互聯網實驗室這個“名角兒”,吸收其互聯網思維,上演一場“好戲”。不過,王濤表示,即使在虛擬經濟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的今天,仍然不可輕視實體經濟,“虛擬經濟是業態變化,實體經濟仍是基礎。”
成立于2003年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共同組建,被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稱為“我省與清華大學全面合作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區域創新體係建設的一件大事”。
經過十年探索和發展,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已集聚上百名高層次人才,地跨京杭嘉甬臺,觸角延伸至美國、加拿大、英國、以色列等地的創新創業平臺,資產規模近10億元。其在探索科技研究、人才引進培養、技術服務、成果產業化與推進省校合作有著權威發言權。信息技術正是該院重點研發方向。
今年是中國全面接入互聯網20年,互聯網經濟被視為中國經濟發展中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互聯網的發展也影響了區域經濟發展路徑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浙江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選手,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其發達的民營經濟備受關注。精明的浙江商人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自然不會忽視勢頭猛進的互聯網經濟。
只是,王濤發現,務實或者說現實的浙江商人並沒有一頭猛栽進互聯網不可自拔,沒有看到實際效益的浙江商人起初對互聯網多處于觀望狀態。
事實上,浙江互聯網的發跡在國內十分領先,早期有鮑岳橋等人,而後1997年丁磊創立網易公司,1999年馬雲開發阿里巴巴網站,1999年陳天橋創辦盛大網絡。
此前,中國博客之父、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可以說中國互聯網的前10年里,浙江互聯網人是比較引領潮流的。老一批人中,除了馬雲還在上升,其他人或停止不前或已經退休。”
不過,近年來互聯網企業的異軍突起讓浙江商人有些蠢蠢欲動,尤其是阿里巴巴的上市讓馬雲一舉成為中國新首富,更是撥動了不少浙江商人的心弦。
浙江政府也對互聯網經濟頗具匠心,以金華為例,近年來,金華對網絡經濟發展的推動不遺余力,其依托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永康中國五金城、東陽木雕城、橫店影視城等市場優勢,在中國互聯網產業中異軍突起,成為全國電子商務創業示范城市、首批試點智慧城市、首批信息消費試點城市。
而王濤也透露,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正擬引入方興東帶領的互聯網實驗室,吸收其互聯網思維。不過,王濤強調,縱然在互聯網經濟的大趨勢下,並不是每個行業適合迅速進入互聯網。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需要尋求平衡,在虛擬經濟急劇膨脹時,實體經濟堅實的基礎還是需要有的,要是有偏頗的話,互聯網泡沫和經融危機就是這種脫離造成的。”王濤如是說。(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