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華為企業市場布“雲圖” 挺進IT掘金路

2014-09-04 09:1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4年9月16日、17日,上海世博中心將再次迎來華為雲計算大會(HCC2014)盛會,華為雲計算的新圖譜將展開。

  本次華為雲計算大會的主題依然是“精簡IT,敏捷商道”。據了解,本屆大會上,華為將向全球傳遞對資訊産業發展的深入思考,應對資訊技術變革的解決之道,與來自全球的IT精英共論IT實踐與變革之道。

  在存儲領域,華為可以説是一個後來者,但卻後來居上。Gartner報告顯示,2014年Q1華為存儲全球收入以唯一的兩位數增長列增長率第一。同時,華為高端存儲以可靠性、性能、可擴展性及軟體功能優勢進入Gartner高端存儲關鍵能力報告,成為IT業內的主流玩家。

  精簡IT,敏捷商道

  “精簡IT,敏捷商道”,是華為在IT領域一直傳達的願景,即希望通過新的開放創新的技術,讓企業IT更加精簡,讓商業更加敏捷,該願景也從2012年的雲計算大會延續到了2014年。

  此次HCC2014大會,華為將發佈“全球聯接指數”,向合作夥伴描述華為雲計算和大數據戰略圖譜。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還將圍繞融合戰略,推出系列IT産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全 分 布 式 雲 操 作 系 統FusionSphere5.0等。

  2013年9月,華為在雲計算大會上首次推出IT領域的 “Fusion”(融合)戰略,致力於打造一個“計算不再有上限、網路不再有邊界、存儲不再有限制”的IT新世界。截至目前,數據顯示,華為“FusionSphere用戶聯盟”成員目前已超過150家。

  在Gartner最近發佈的最新x86伺服器虛擬化基礎設施魔力象限中,華為FusionSphere雲作業系統進入此四象限,成為今年x86伺服器虛擬化基礎設施魔力象限當中唯一一位新上榜的成員。FusionCube雲平臺進入Gartner一體機魔力四象限,在金融和媒資行業表現優異。

  而即將發佈的FusionSphere5.0雲作業系統,值得期待。據SPECvirt_sc2013最新發佈的測試結果顯示:FusionSphere5.0測試成績高達632分,虛擬化性能達到業界領先水準。

  此外,在開放與融合這兩個關鍵詞下,華為如何與合作夥伴描述雲圖成為最值得關注的話題。

  如今幾乎每一家網際網路廠商都在談雲計算,華為在IT領域沒有歷史包袱,可以使用一些顛覆性的創新技術重新構建企業與運營商IT架構。華為幫助客戶搭建IT自己的雲平臺或對外提供雲服務的平臺,提供産品化商品化的東西,讓客戶可使用可運維可控制。

  另外,據了解,在本屆大會分論壇上,華為將重點介紹大數據價值發現,分析産業發展現狀以及趨勢,同時分享金融行業客戶大數據的探索與發現。孫佳韡表示,華為將與合作夥伴一起進行聯合發佈與展示。例如,與SAP現場演示它幫助德國國家隊獲得本屆世界盃的數據分析,讓參與者實時體驗華為FusionCube與SAP的聯合解決方案。同時,華大基因會展示如何使用華為大數據與存儲解決方案構建一個大數據平臺,讓大家更加了解基因工程。

  “雲圖”佈局恢宏

  在2010年底,華為正式宣佈進軍雲計算領域,並啟動“雲帆計劃”,向著IT領域邁進。歷經三年,華為在伺服器、存儲、分佈式雲數據中心,以及雲計算平臺上收穫頗豐,華為的雲圖也愈發恢宏。

  2010年11月29日,華為在北京發佈雲計算戰略以及端到端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正式宣佈進軍雲計算領域。華為的雲計算戰略包括三方面:構建雲計算平臺,促進資源共用、效率提升和節能環保;推動業務與應用雲化,促進各個行業應用向雲計算遷移;開放合作,構築共贏生態鏈。

  華為在初入階段就強調,“開放與合作是華為雲計算的核心理念。”同時啟動了“雲帆計劃”,與合作夥伴一起,為各行業提供最豐富的資訊化解決方案,構築共贏的生態鏈。可以説,華為在2010年進軍雲計算領域時就有明確核心理念以及合作共贏生態鏈的態度,構成其“雲圖”上的明燈。

  2011年在主題為“開放合作,化雲為雨”的雲計算大會上宣佈成立IT産品線,發佈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本屆大會上,華為正式宣佈成立IT産品線,立足發揮端到端的整合優勢和快速反應能力,以滿足用戶全面的“雲”需求。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