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蘋果承認可通過iPhone獲取用戶信息

2014-07-28 10:1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蘋果承認可通過iPhone獲取用戶信息

  否認用于為情報部門創建便利,分析稱消費者無可防范

  日前,一位法國科學家兼iOS黑客在蘋果移動操作係統iOS中發現多個未經披露的“後門”。他認為,這些後門可以幫助執法機構、美國國家安全局或其他惡意分子繞開iOS的加密功能,竊取用戶的私人信息。昨天外媒稱,美國蘋果公司已經承認iPhone確實存在“安全漏洞”,但否認為情報部門服務。

  蘋果承認存漏洞

  上周,法國研究人員喬納森在一次會議中展示了如何利用相關服務,從iPhone中提取出大量數據。這些“服務”的運行不會告知用戶,也無法被禁止。

  昨天,美國蘋果公司承認,該公司員工可以通過一項未曾公開的技術獲取iPhone用戶的短信、通訊錄和照片等個人數據。但蘋果同時聲稱,該功能僅向企業的IT部門、開發者和蘋果維修人員提供所需信息,在獲取這些受限制的診斷數據之前,需要用戶授權並解鎖設備。

  喬納森稱,這一服務在所有iOS設備上都是默認激活的,可以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WiFi監測用戶的信息。

  這一發現引發業界關于蘋果是否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存在合作的猜測。但蘋果否認為情報部門創建相關服務。

  疑為係統“後門”

  瑞星安全專家唐威認為,“安全漏洞”這個表述不準確,這應該是蘋果做係統時,預留的“後門”。因為按照蘋果的說法,這個功能是為了進行診斷服務準備的。

  唐威表示,從技術角度而言,這種能力並不“專屬”于蘋果。絕大多數手機廠商都能夠實現這個功能,在沒有被黑客曝光前,大家不知道而已。除了手機廠商外,大量的互聯網應用也可以實現類似的功能。

  面對這一功能,消費者“則完全沒有防范手段可言。唯一的防范手段就是不使用蘋果。但也並不能保證其他廠商的手機就一定不存在類似的問題。在當前這個科技社會里,消費者早已經沒有隱私。”唐威稱。 (記者林其玲)

  ■ 鏈接

  蘋果曾多次因安全遭質疑

  實際上,蘋果公司已不止一次因類似問題遭到指責。2011年,韓國2.76萬用戶就曾對蘋果總部、蘋果韓國分公司發起訴訟,稱其通過手機周邊的無線網絡收集用戶位置信息。最後,因違反韓國《位置信息保護法》,蘋果公司被處以300萬韓元罰款。

  2013年,斯諾登披露,蘋果手機故意設計電池拔不出,因此即使關機也照樣定位發情報,可以調閱手機里面的信息。

  本月初,央視對蘋果手機可搜集記錄用戶位置的功能提出質疑,認為蘋果手機詳細記錄了用戶位置和移動軌跡,並記錄在未加密數據庫中。該功能不僅記錄用戶常去的地點名稱,還詳細記錄用戶在這個地點停留的時刻及次數。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