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求生”已成為曾經電子帝國索尼如今的寫照。索尼2日晚間發布了2013財年初步財報,截至2014年3月31日,凈虧損將達到1300億日元(約合13億美元),較今年2月份預計的凈虧損1100億日元虧損幅度擴大18%,而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未盈利PC和電視業務。
索尼初步財報顯示,該公司2013財年的運營利潤為260億日元,僅為今年2月份預計的800億日元的三分之一。不過索尼預計,公司2013財年的營收將達到7.77萬億日元,較先前預計的7.70萬億日元高出0.9%,較公司上一財年的6.8萬億日元增長14.3%。
對此,索尼表示,運營利潤的縮窄因為需要額外計入與出售PC業務相關的300億日元成本,以及與海外磁盤制造業務相關的250億日元的折損費用。
今年2月,索尼將VAIO品牌PC電腦業務出售給了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公司,並同時計劃將電視業務分拆出去,成立子公司。而這已不是索尼第一次“甩賣”自己曾經的王牌業務。從2009年出現首度虧損後,索尼一直加大力度扭虧。2011年收回愛立信公司所持有的索尼愛立信50%股份;2012年全球裁員1萬人;2012年6月索尼以580億日元的價格將旗下索尼化學和信息設備集團出售給日本發展銀行。
在業內專家看來,索尼的“大企業病”以及近年來在產品創新方面的遲步不前使得它步步落後于中國、韓國家電電子企業。索尼表示,將于5月14日正式發布2013財年業績,同時還將給出2014財年業績預期。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