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陸資赴臺  > 正文

第四波陸資赴臺項目將放行 臺或迎“黃金房市 ”

2013-03-29 09:0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臺當局對外宣稱,今年4月份,第四波陸資赴臺項目將放行,從2009年6月開放首波陸資赴臺項目以來,至今已將近四年。這期間,陸資對臺灣經濟的實際提振作用十分有限,遠沒帶來“活水”之功效。

  在陸資赴臺之初,臺灣民眾就十分懼怕陸資會過去把房價炒翻了,可是截至目前,大陸民眾在臺購房還不到百套,所謂的陸資炒房一説,看來是太多餘了。

  不過,陸資入臺引發的諸多預期心理,正在島內持續發酵,臺灣房市也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吸引來各路資金,從而演繹出紛繁複雜的房市混戰。今後隨著陸資入臺的增加,它對島內房市的影響力勢必也會加大。

  陸資究竟會不會炒熱臺灣房市?這個問題很難用一兩句話回答。本報試著從幾個側面來逐一剖析。

  臺灣民眾對陸資炒房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溫州炒房團就曾經把大陸多處房市炒得不亦樂乎,特別是從2003年以來,大陸房價簡直像是服了興奮劑,火箭發射般地往上躥,其間雖然偶有回落,但總體漲勢至今未歇,搞得大陸官方最近出爐“國五條”來打壓房價。

  還有香港為前車之鑒。2003年6月,香港和大陸簽署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自2003年第二季至2007年10月,香港房價竟然大漲了3.4倍,投資者的狂歡,卻是普通民眾安居的“噩夢”!近年來,兩岸開放的一系列利好舉措,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臺灣房價的上漲預期,業者普遍期待,在ECFA框架下,陸資能夠打造臺灣房市的“黃金年代”。

  幾度漲跌,幾家歡樂幾家愁

  臺灣淡江大學副教授莊孟翰幾十年來一直關注臺灣房市,他對島內房市的風吹草動,可謂點滴在心頭。他説,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臺灣房市有過幾波熱潮,前兩波分別是1973-1974年、1979-1980年,那時恰逢世界石油危機,弄得各種物價飛漲,民眾為了使資金保值增值,紛紛轉攻房地産,出現房市榮景。

  1988-1989年是第三波熱潮,那時臺灣剛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也使冰封數十年的兩岸經貿交流堅冰開始消融,同時臺灣取消外匯管制,吸引來大量海外資金,政治上取消戒嚴,投資環境改善,房地産隨之急速火熱,“無殼蝸牛”行動劇首現臺北街頭。

  1990年以後,隨著産業外移大陸,島內有錢人紛紛 “登陸”,臺灣房市盛極而衰,進入了十多年低迷期。從2002年起,臺當局加大低利優惠房屋貸款額度,土地增值稅減半實施,並開放大陸民眾與外商投資臺灣房地産,2003年臺灣房市回溫,成為第四波熱潮的起點。

  莊孟翰稱,1990年香港新房均價為每平方米2萬多港幣,1997年香港回歸前漲至14萬港幣,之後步入下坡路,2003年非典時跌至低谷6萬港幣,房價跌幅六成五;從2003年6月與大陸簽署CEPA後,房價一路狂漲,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衝到18萬港幣。

  莊孟翰先生坦言,臺灣人最擔心步香港房價後塵,大起大落之中,富人賺得流油,而一般購房自住的民眾,卻無力承擔震蕩性的房價。因此,對於第四波房市熱,臺灣人十分敏感而且警惕!

  兩岸利好,十分看好房市前景

  與大陸房價幾乎一樣,從2003年以來,臺灣房價也呈現總體螺旋式上升態勢,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房價稍歇了口氣。不過在2009年,臺當局大幅調降遺産贈與稅,從原先的最高級50%的多級稅率統一調降到10%,並推出多項優惠房貸,開放陸資、陸客赴臺,2010年兩岸商簽ECFA,2011年開放陸客自由行。一系列兩岸利好舉措,促使投資客紛紛搶進卡位,其中不乏許多大陸臺商回流,臺灣房市再現榮景。

  特別是兩岸簽署ECFA和陸客自由行之後,臺灣房市是否會大量增加外需,造成房價暴漲,使得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成為島內非常擔心的觀察點。他們擔心的邏輯是:ECFA促使臺灣經濟好轉,失業率下降,增加了民眾購買住房需求;大陸游客自由行,增加觀光酒店需求,店面交易會更熱絡;大陸企業到臺灣投資,增加了豪宅和辦公樓的需求,勢必帶動豪宅和商業地産價格。

  實際上,房價上漲除了實際需求增加的因素之外,預期心理導致的搶購也會使房價大漲。陸客陸資進入臺灣,會在相當程度上激勵房價攀升。早在2009年底,臺當局就組織網路民調,結果顯示都會區房價成了島內民眾的“十大民怨”之首。為了平抑民怨,臺當局從2011年6月起實施了主要用來打擊炒房的奢侈稅,對於買來一年內出售者,課稅房價的15%,一年以上兩年內出售者課稅10%。

  不過,島內執政者對打房始終不敢用力過猛,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就多次強調,房地産是經濟的火車頭,不能胡亂打房,所以不敢太打擊建商,而以補貼購房者為主。2012年8月,臺灣開始實行房産實價登錄製度,但在房産商的強大壓力下,對房産商的課稅仍以其遠低於實際價格的公告值為準。

  開放帶來繁榮,但是經濟面可以繁榮,房市卻不宜太火熱,特別是住房價格不能太離譜,以至於讓平頭小民成為一輩子痛苦的房奴。陸資已經刺激了島內房市的興奮神經,接下來我們將從住宅和商用地産兩個面向,分析陸資對推升房價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 (海峽導報記者蘭文)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