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美國7億桶石油儲備:每年運營成本超過2億美元

2015-07-13 09:45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美戰略儲備動用史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以直接銷售的方式向市場投放了 3300 萬桶儲備原油,主要用於滿足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的石油消耗;

  ●1995年10月13日至1998年11月6日,動用總量2823.70萬桶,主要用於緩解美國政府財政預算赤字;

  ●2000年9月22日至2001年3月30日,動用總量3000萬桶,主要用於緩解美國東北部冬季取暖用油緊張;

  ●2005年9月2日至2006年1月6日,動用總量1620萬桶,主要用於應對由於颶風卡特裏娜襲擊墨西哥灣所導致的油田大規模停産;

  ●2008年8月8日至2008年12月26日,動用總量539.10萬桶,主要用於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所導致的國際油價震蕩;

  ●2011年7月17日至2011年8月31日,動用總量3000萬桶,主要用於穩定由利比亞政局更疊所帶來的國際油價波動;

  ●2014年3月,美國決定釋放戰略石油儲備500萬桶。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再臨7億桶滿倉大關,意味著什麼?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最新公佈的美國石油庫存數據,截至6月14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4.67927億桶,戰略石油儲備達到6.92944億桶。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指標從今年開始一直是正增長。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2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3.82393億桶,戰略石油儲備是6.90961億桶。

  稍早前,美國能源部長歐內斯特·J·莫尼斯稱,戰略石油儲備不僅限于應對美國供應突發事件,還應該用來緩解全球價格衝擊,“不斷攀升的原油産量為美國如何利用儲備提供更多靈活性”。

  從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近幾個月的兩個反向動作看,這樣的表態非比尋常。

  為何此時增儲備

  第一個疑點,按常理,美國原油産量不斷增加,政府並不需要增加石油儲備;第二個疑點,現在油價便宜,如果收購石油,索性量大一點,但是美國買的量很小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異動是在兩條戰線上。

  2014年9月,正值烏克蘭局勢緊張之時,美國政府意外宣佈進行測試性釋油,賣價在100美元/桶。儘管美國方面聲稱,該決定只是為測試美國石油系統應對石油供應中斷等突發事件的能力,但當時克裏米亞獨立公投在即,不少市場分析人士依然猜測這一解釋很可能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此後,國際油價開始鬆動,隨著歐佩克決定不減産,油價一瀉千里。

  2015年1月以來,美國逐步買入原油,買價在100美元/桶。美國原油價格資訊服務公司(Oil Price Information Service)首席原油分析師湯姆·克洛茲(Tom Kloza)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事實上,美國並不需要更多的石油儲備”。

  莫尼斯的話不符合市場常規思維。當前,石油鑽探成本下降,美國本土原油産量不斷提高,石油對外依賴程度不斷降低,而國際石油價格目前乃至中長期都將處於低位,從商業角度來看,此時不斷增加石油儲備似乎是“多此一舉”。

  在一篇名為《美國政府為什麼增加戰略石油儲備》的文章中,作者保羅·奧斯科(Paul Ausick)指出:“美國能源部通過這一措施,在有意無意中抬高原油價格。”

  不過,這一次,美國政府增加油儲對油價的作用尚不完全明確。湯姆·克洛茲認為,美國近期增加的購油量是微小的,並沒有大到足以影響交易。期貨、現貨市場和衍生工具每天都經歷數十億桶原油貿易。幾百萬桶的變化對於全球和美國的油價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但可以看到,美國石油儲備的增加能夠使得運往美國的離岸原油改變行程,運往其他受到供應中斷影響嚴重的國家。”高級全球投資策略師、經濟學人智庫顧問博德(Burdin Hickok)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這是莫尼斯之所以提出重新審視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原因。”

  石油儲備放在哪

  主要集中在墨西哥灣沿岸的德克薩斯州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灌裝在500多個鹽穹中,為此,美國政府用於戰略石油儲備投資共約200億美元,其中40億用來修建儲油設施,160億用來採購石油

  據記者了解,美國的石油儲備主要包括國家戰略儲備和企業商業儲備。國家戰略儲備歸國家所有,政府決策,以保障石油穩定供給為主要目的。而企業商業儲備則完全歸企業所有,自主經營,以保障企業生産和盈利為主要目的。

  一般來説,美國企業商業儲備的建設和運營完全是由企業獨立決策並組織實施的。企業沒有法律規定的石油儲備義務,政府也無權直接干預企業的相關行為。企業完全根據自身實力和市場供求決定石油儲備量和投放時機。

  政府以戰略石油儲備為主,主要由美國能源部掌管。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國。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國家戰略儲備制度始於20世紀20年代。1923年,美國建立了阿拉斯加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為美國海軍提供燃油儲備,從而開啟了國家石油儲備的先例。從1944年到1956年,美國時任內政部長哈諾德·伊克斯、美國國家礦産資源政策委員會,以及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均提出了建立國家戰略儲備體系的構想,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1973 年 10 月,中東第四次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援者美國,拿起“石油武器”,採取減産、禁運、提價、增加本國參與股權和國有化等措施,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開展了一場震動世界的石油鬥爭。國際基準油價由1973年的 3.011美元提高到 1974 年1月1日的 11.651 美元,飆升了將近3倍。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全球石油供給減少了7.1%。當時美國的原油進口占國內石油消費比例已經由1947年的8.1%上升為36.1%,美國不僅面臨更大的供應缺口,還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嚴峻的經濟形勢:全國工業生産總量下降14%,GDP 出現了6%的負增長,失業率達到9%。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